本文轉自: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7月23日電 近日,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心系后街巷,電傳惠民情”基層服務踐行團走進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后街社區,開展“從‘心’出發,‘電’亮生活”電力主題科普活動。實踐團將電力知識與美育理念相融合,創新開展實踐活動,為社區兒童打開探索科學之美的窗口,讓安全用電的種子在童趣和審美中生根發芽。
踐行團成員指導小朋友進行水果發電實驗。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供圖
“洗完手沒擦干就碰插座,電流會像小怪獸一樣咬人哦。”活動伊始,踐行團成員以“電力安全小課堂”開啟科普之旅。通過動畫演示,將人身觸電補救的補救辦法、家用電器使用規范等知識轉化為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
踐行團“小鄧姐姐”借助圖片資料用生動比喻講解用電禁忌:“雷雨天氣時,電箱就像會發脾氣的巨人,我們要遠遠躲開才行。”孩子們在踐行團成員的趣味講解中,輕松記住了“濕手不碰電”“雷雨避電箱”等安全準則。
互動搶答環節里,孩子們踴躍搶答電力安全常識。這一過程不僅是安全用電知識的簡單傳遞,更是孩子們對電流運行規律之美的初次感知。當孩子們發現“電沿著電線跑”的有序性時,科學的邏輯之美已悄然融入他們的認知。
安全知識科普結束后,一場充滿奇趣的“水果發電”實驗登場。踐行團成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檸檬、鋅片、銅片和導線,向孩子們展示如何讓小燈泡亮起。“水果里藏著能讓燈泡發光的能量哦!”實踐團成員拿起切分好的檸檬,將金屬片插入果肉中。當導線連接起兩片金屬和小燈泡底座時,微弱的光芒突然亮起,孩子們發出陣陣驚呼。
分組體驗中,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模仿操作。當自己組的燈泡成功點亮時,小臉上滿是自豪與興奮。這場實驗不僅讓孩子們看到“普通水果能產生電能”的奇妙現象,更讓他們在動手過程中體會“有序操作才能成功”的規律之美。從金屬片的插入角度到導線的連接順序,每一個步驟的嚴謹性都暗藏科學審美。
“科學的規律與藝術的美感本是同源。”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電力工程學院副院長龍洋在活動總結中說,“電力的有序傳輸、電路的精密設計,本身就是一種結構美、邏輯美的體現。我們希望孩子們在學習用電安全知識的同時也能發現這種美。”
此次活動是踐行團探索“科普 + 美育”模式的新起點。未來,“心系后街巷,電傳惠民情”基層服務踐行團將繼續深耕社區服務,讓電力科普成為守護安全的鎧甲,也成為滋養審美的土壤,讓科學之美、生活之美在更多童心世界里綻放光彩。(胡虹、羅嘉俊、鄧云藝、黎俊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