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短視頻維權博主“大盟1888”直播時突發劇烈頭痛,緊急送醫后陷入昏迷。6月16日,其妻通過賬號發布訃告:丈夫魏盟盟因突發腦出血,經四天全力搶救仍于當日離世,年僅32歲。
據友人胡先生透露,大盟生前健康狀況良好,無腦血管病史。事發當日,他如常與網友互動時突感不適,雖醫護團隊竭力救治、家人晝夜守候,仍未能挽回生命。這場意外讓他的故事戛然而止,令人扼腕。
腦出血為什么那么突然?
腦出血主要是由腦血管破裂或破損導致,血液涌出壓迫和損傷周圍腦組織。其突發往往源于潛在誘因觸發。長期高血壓是常見病因,會使腦血管壁彈性降低、脆性增加,當血壓突然升高,血管壁無法承受壓力便易破裂。
腦血管病變如腦血管畸形、顱內動脈瘤等,會使血管壁結構異常,在血流沖擊下也易破裂出血。
此外,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酗酒、吸煙、過度勞累、情緒波動過大等,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增加腦出血風險。藥物濫用,如某些抗凝藥物、溶栓藥物使用不當,也可能導致血液凝固功能降低,增加腦出血風險。頭部創傷等外力因素,也可直接造成腦內血管破裂。
因此,腦出血常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突發腦出血,就必死無疑嗎?
突發腦出血并非必死無疑,其預后與多種因素相關。
腦出血的嚴重程度和預后首先取決于出血量。如果出血量較小,例如大腦半球出血小于30mL,或者小腦出血小于10mL,且不在主要功能區,患者癥狀相對較輕,通過及時的止血治療,血腫吸收后,一般能夠逐漸恢復,甚至可能基本恢復原來的功能。
出血部位也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某些關鍵部位的出血,如腦干出血,由于腦干是生命中樞所在,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死亡率極高,可達95%以上。而像蛛網膜下腔出血,首次出血死亡率為33%,第二次為67%,第三次則高達100%。
因此,突發腦出血后,應立即就醫,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身體出現這5大癥狀,是腦出血“前兆”!
腦出血發病突然,但身體出現以下5大癥狀時,可能是腦出血的“前兆”,需高度警惕
1.劇烈頭痛:腦出血前,患者常會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這種頭痛與以往不同,可能迅速達到頂峰,并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疼痛往往集中在頭部一側,有時會擴散到整個頭部。
2.頭暈與平衡失調:患者可能會感到天旋地轉、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這是由于顱內壓增高或血壓異常偏高,影響了小腦或其連接路徑,導致平衡失調和協調困難。
3.肢體麻木無力:一側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出現麻木或無力感,且可能逐漸加重。這種感覺通常從臉部開始,然后向下延伸至手臂和腿部,患者可能會發現一側的手腳動作不如另一側靈活。
4.言語不清或理解困難:大腦的語言中樞受到影響時,患者可能會出現說話含糊不清、找不到合適的詞語表達自己想法的情況,嚴重時甚至完全無法說出連貫的話語,或理解他人話語的能力受損。
4.視力障礙:患者可能會突然出現視力模糊、眼前出現黑點或閃光、眼球活動受限等癥狀。這是由于腦出血影響了視覺神經或視覺中樞。
此外,少數患者還可能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等癥狀。這些癥狀雖然不一定都同時出現,但一旦出現,尤其是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人群,應立即就醫。
腦出血如何預防?
腦出血雖兇險,但可通過主動干預大幅降低風險,關鍵在于筑牢以下“防線”:
防線一:管好慢性病,掐滅“導火索”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頭號元兇,需將血壓穩定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需嚴控血糖,高血脂患者則需通過飲食和藥物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至2.6mmol/L以下。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遵醫囑服藥,切勿擅自停藥或增減劑量。
防線二:重塑生活習慣,遠離“雷區”
戒煙限酒。飲食遵循“三減三多”:減鹽(每日<5克)、減油、減糖,多蔬果、多全谷物、多優質蛋白。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和熬夜。
防線三:警惕身體信號,及時“排雷”
若出現劇烈頭痛、突發視力模糊、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或嘔吐等癥狀,需立即就醫。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腦血管檢查(如頸動脈超聲、腦部MRI),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長期吸煙、肥胖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