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請知悉。
前言
一邊求著中國給稀土“續命”,一邊揮起制裁大棒,歐盟這翻臉比翻書還快,卻沒想到讓特朗普成最大贏家。
6月16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G7經濟會議現場掏出一塊稀土磁鐵,張口就來說這是中國“掌控全球關鍵供應鏈”的象征,試圖通過道具和激烈言辭渲染中國威脅論。
其實馮德萊恩本想通過這次機會給美國賣個好,讓他取消對自家的關稅,并表明要加入大西洋反華聯盟的決心。
但奈何美國兵不接招。面對馮德萊恩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特朗普全程面無表情,后來連裝都不裝,提前就跑了,還留下了想邀請中國加入G7的表態讓別人去猜。
看美國都如此做派,G7成員國自然是不敢多說什么,就靜靜地看馮德萊恩一個人唱獨角戲。
其實美國如此表態,實在是自身難保??!畢竟中國不僅掌控著全球70%的稀土礦開采、還掌握著控制全球92%的稀土精煉產能。就連美國現在唯一可以運營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礦,都有絕大部分需要送到中國精煉,才能投入美國市場。
不僅如此,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稀土化合物及金屬直接超過了90%??梢哉f,美國87%的武器系統都需要依賴中國稀土。
美國開始也不信邪,還嘗試從蒙古國、日本這些忠心小弟那里來進口稀土,但不是運輸還是得通過中國,就是根本沒那個提煉技術。雖然白宮還想要用各種補貼和優惠政策,來刺激自家企業,來發展稀土提煉技術,但哪有那么容易,一時半會根本追不上中國。
2024年中國對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國F-35交付量直接暴跌70%,這要斷美國軍火生意命脈啊!所以美國不是不想搞事情,而是暫時還不敢。當然美國的這番表態,中國也會看在眼里。
而歐盟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一點都不比美國少,德國65.5%的進口靠中國。
歐盟嘴上喊著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其實心里還是很慌的,準備一點沒少做,瑞典挖礦、法國重啟精煉廠,但并沒有什么卵用,技術跟不上,成本又嚇死人,馮德萊恩跑去哈薩克斯坦談合作,遠水也救不了近火。
更打臉的是,歐洲車企庫存告急,中國稀土報價卻漲了50%。
見美國不買賬,也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對中國稀土管制施壓。歐盟轉頭又計劃在7月24日到25日期間訪華,反過來想和中國討論怎么對付美國,“取經”如何應對美國關稅威脅和怎么建立獨立于美國的稀土供應渠道,最終目的當然是和中國談自家稀土合作。
不過中國這次就沒有那么好說話了。畢竟這并不是歐盟第一次“變臉”。早在6月初,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巴黎承諾加快稀土審批。
這邊中國剛想著給歐盟點面子,畢竟人家也不容易,但轉頭歐盟就對中國銀行發難,還搞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啥子幫俄羅斯規避貿易限制,人家要你幫,當時俄羅斯和中國關系好著呢。
雖然這兩家銀行規模不大,但意義不小——這是俄烏沖突以來,歐盟首次對中國金融機構“開刀”。對此中國外交部直接懟回去:“單邊制裁?我們不認!”
當時歐洲工業界還沒來得及松口氣,就遭到了自家內部的背刺,怒氣可想而知,德國車企和法國能源巨頭恨不得按住歐盟的手:“別制裁了!先保住稀土!”但東歐國家卻嚷嚷必須對華強硬。
這種分裂早就有苗頭,2024年歐盟首次制裁中國實體時,德國荷蘭吵翻天,現在又歷史重演,一個議題能吵出28種意見。歐盟內部問題都處理不好,這次中國自然不會再輕易合作。
而就在歐盟焦頭爛額時,6月14日傳出消息:中美達成稀土供應協議,中國提前給美國供貨,換美國放寬半導體出口。特斯拉股價應聲暴漲,馬斯克身家一天漲了209億美元。
明眼人都懂:特朗普減稅政策+稀土穩供,美國企業贏麻了,歐盟卻卡在制裁中國和求中國救命之間,瘋狂打自己臉,這場博弈,終究是歐盟偷雞不成蝕把米。
今天制裁這個、明天依賴那個,最后只會把自己玩進死胡同。而特朗普的勝利,也讓全球企業都在重新站隊。”
你們覺得歐盟下一步是會繼續認慫,還是又會翻臉比翻書快?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馮德萊恩為討好特朗普說中國壞話,G7都不敢放到聲明里” 曹興教授:中美談完剛過48小時,歐盟就要來華取經,訪華規格超乎預期環球網:商務部談稀土出口管制:中方高度重視歐方關切 愿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加快審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