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京華迎客人
六月的北京,梅槐飄香,綠蔭如蓋。2025年6月17日,長安街旁的京燕飯店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高級軍械學校七九級四班的同學,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于此,共赴這場跨越45載的青春之約。
上午,區隊長高春芳從桂林風塵仆仆趕到北京,籌備組的陳太棟同學早已翹首以盼。"區隊長好!",隨著一聲帶著顫抖的呼喚,兩雙布滿皺紋的手緊緊相握。歲月雖在他倆眉梢刻下風霜,但當年軍校少年的眼神依然明亮。下午,班長段偉、學員王連山等同學陸續報到。轉業至中鐵集團的陳永建舉起相機,鏡頭里:有人相擁而泣,有人互捶肩膀,有人猜測姓名……己過古稀之年的段班長手持花名冊逐一點名,報到聲鏗鏘有力,恍若當年畢業點名時的場景重現。
班務會上話滄桑
四十五載再聚首 ,一生一世戰友情。段偉班長以當年開班務會的口吻宣布:"本次特殊班務會,現在開始!" 話音未落,掌聲雷動。在"憶往昔·看今朝·展未來"主題分享環節,李茂通過視頻連線,展示了他轉業參與地方建設的精彩生活;戎馬半生的高偉民則講述他在沈陽軍區訓練場上的故事。當屏幕出現戰斗骨干宋志軍視頻時,看著畫面中的他仿佛看到了青澀的學員隊列訓練、深夜挑燈備考情景。線上線下互動,會場熱血沸騰,有的同學悄悄抹去眼角的淚花。特邀傅建華、雍輝同學先后發表感言,范志敏感慨道:“四班聚會就是‘軍械人’的精神傳承。現在軍隊建設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就,這里也有我們老軍械人的心血。"
華燈初上情更濃
暮色漸濃時,京燕飯店宴會廳燈火通明。陳太棟主持晚宴語言風趣,別開生面介紹領導和嘉賓,引得滿堂喝彩。高春芳區隊長的祝酒詞情真意切:"感謝軍嫂們支持我們‘老男孩’們的任性聚會!"。席間,轉業民警劉大姐的發言令人動容:"當年老段和戰友們在老山前線沖鋒,我們軍屬在家中孝順父母。今天這桌團圓飯,我等了整整45年!"。四班共9人,其中戰斗骨干3人,每位戰斗骨干都有英勇戰斗的光榮事跡。來自軍人世家的第三代孩子們靜靜聆聽長輩講述"自衛反擊戰"的故事,將紅色基因悄然傳承。
星辰不掩戰友情
次日清晨,范志敏同學一大早就來到酒店,親自駕車陪同外地同學參觀天安門廣場,重溫45年前全班在天安門合影留念的幸福時光。隨后游覽了故宮、鳥巢等著名景點,領略古今首都文化底蘊。臨近傍晚,月光灑滿長安街。王連山主持送行晚宴后,同學們在酒店門前徘徊,如同當年畢業時依依不舍。這場跨越近半個世紀的相聚,不僅串聯起從"紅箭"到"東風"的國防建設發展史,更見證了共和國一代軍械人在強軍路上奮斗的青春,彰顯了我們械校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赤子情懷。我們彼此珍惜友情,互道珍重!但愿歲月不老,此情長青。祝福老同學、老戰友軍魂永駐,青春萬歲!
跨越45年的重逢,不僅是一次同窗之約,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它告訴我們歲月能改變容顏,卻磨不滅同窗情誼。時光會模糊許多往事,但軍械校園里的青春誓言永遠錚錚作響。七九級四班的戰友情,必將如陳年佳釀,歷久彌香,成為每個人生命中最珍貴的珍藏。
攝影報道丨陳太棟
編審丨大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