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食品內參原創
作者丨李歡歡編審丨橘子??????????????????????????????????
隨著海天味業在港交所成功敲鐘,“醬油女王”程雪執掌公司后也是越戰越勇。與此同時,海天也站到了一個新起點上,迎接它的國際化大考剛剛開始。
率先實現“A+H”上市
今日,國內調味品行業巨頭公司海天味業在港交所敲鑼上市,成為今年繼赤峰黃金、寧德時代和恒瑞醫藥之后又一家“A+H”上市的公司,同時,也是快消品行業今年第一個實現“A+H”雙重上市的公司。
不過,與此前蜜雪冰城上市首日大漲的情形不同,海天雖然在招股階段認購火熱,上市首日卻一度迎來破發,股價一直在發行價36.3港元上下波動,最后以36.5港元收盤,總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
根據海天味業最新公布配發結果,公司全球發售2.79億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占19.81%,國際發售占80.19%,全球總募資金額約100.1億港元,成為今年消費行業最大港股IPO(此前蜜雪冰城的港股IPO募資總額為34.55億港元)。
在正式敲鐘之前的國際發售和公開招股環節,海天已在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中掀起認購熱潮。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918.15倍認購,國際發售獲22.93倍認購。在國際發售環節,高瓴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瑞銀資管、加拿大皇家銀行、中信產業基金、紅杉、博裕等8家基石投資者組成的豪華團隊,合計認購金額近47億港元,占全球發售股份的約50%。作為對比,同樣在港股大受追捧的蜜雪冰城,基石投資者的認購金額為2億美元(約15.7億港元),與海天相差較大。
作為一家在A股已上市10年、且位于充分競爭行業的傳統快消品企業,海天此次港股IPO能吸引一眾投資者的積極參與,與當下港股掀起的“消費熱”有關,當然也有賴于其深耕多年在調味品行業構建起的綜合壁壘。
海天的競爭壁壘主要體現在其領先于同行的產品力、品牌影響力、銷售網絡和規模化產能等。在品牌影響力上,根據凱度《2024年品牌足跡報告》,“海天”品牌在中國實現了80%以上的家庭滲透率,位居中國消費者首選品牌第四、調味品品牌第一。
在產品力上,海天覆蓋了包括醬油、蠔油、調味醬、食醋、料酒、雞精雞粉、番茄沙司、辣椒醬等在內的多個產品線,截至2024年底,其產品SKU達到1450余個。其中,醬油產品共計287個SKU、蠔油產品80個SKU、調味醬產品154個SKU,特色調味品及其他產品包括956個SKU。年收入達10億級以上大單品系列有7個,年收入達1億級以上的產品系列有31個。按2024年的收入來計,億級以上產品系列合計占海天總收入的76.6%。
在銷售網絡上,截至2024年底,海天的經銷商數量達6707家,其中五年以上經銷商數量超過3000家。憑借龐大的經銷商網絡,海天實現了中國市場近100%地級市全面覆蓋以及近90%的縣級市覆蓋,并逐步向鎮、村下沉。據招股書披露的預估數據,海天的產品已觸達300萬個銷售終端。
在產能布局上,海天于廣東佛山、江蘇宿遷、廣西南寧以及湖北武漢建立了四大生產基地,合計年產能規模超500萬噸,根據招股書援引的沙利文數據, 其生產能力為中國調味品行業第一。
國際化大考剛剛開始
在品牌、產品、渠道、產能等多個方面構建起來的競爭壁壘,給海天帶來了領先于行業的規模優勢和成本壁壘。反映到財報上,就是其高于同行的年收入規模、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海天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256.10億元,245.59億元、26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2.03億元、56.42億元、63.56億元。同期的毛利率水平為34.9%、33.9%及36.2%,凈利率水平分別為24.2%、23.0%及23.6%,領先于全球調味品前十大企業。
從收入結構來看,醬油、蠔油、調味醬三駕馬車貢獻了海天近八成的收入,也支撐起了公司在中國及至全球調味品市場的領先地位。
根據沙利文的報告,按2024年的收入來計,海天在中國調味品市場的份額為4.8%,排行第一,且是第二名的兩倍以上;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占比為1.1%,排名第五,前四名聯合利華、卡夫亨氏、雀巢、味好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3%,3%,2.5%和2.2%。
在細分的醬油領域,海天在中國和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分別為13.2%、6.2%,均排名第一;在蠔油領域,其在中國和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分別為40.2%和24.1%,同樣均位居第一。在調味醬領域,海天以4.6%的占有率位居中國市場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雖然在整個調味品市場及多個細分領域位居全球前列,但這主要由于中國市場夠大,支撐了其全球地位。其海外收入占比還很小,甚至在往年的財報和此次招股書中均未做具體披露。而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海天的首要目標就是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招股書中,海天表達了其對海外市場的“向往”,表示將在歐洲、東南亞等市場實施本地化經營戰略,加快本土化渠道建設和本土化營銷團隊建設。所募得的資金中,20%將用于建立公司的全球品牌形象、拓展銷售渠道以及提升海外供應鏈能力。另外,還有20%用于產品開發以及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工藝升級。
與聯合利華、卡夫亨氏、雀巢等全球頭部企業的多元化布局不同,海天的收入嚴重依賴中國市場,及醬油和蠔油品類,尤其是醬油的收入占比過半。而醬油和蠔油在歐美等市場的主流人群中消費頻率并不高,要走出去還得靠“中餐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及海外華人的支撐。
而在海天之前,龜甲萬和李錦記在海外的醬油市場已布局多年,前者在日本之外的市場收入占比超70%,且牢牢占據歐洲、美國醬油市場銷售額第一的位置。海天作為后來者,想打入龜甲萬和李錦記占據的海外市場,并非易事。
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是用自己的拳頭產品去攻克新市場,還是結合當地的飲食習慣去開發新產品,出海對于海天而言都是一個長周期、高成本的新征程,涉及到公司在供應鏈及銷售網絡的搭建、產品開發等方面的綜合投入。于海天而言,成功登陸港股市場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需要面臨的挑戰也是不可小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