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科大醫院精神心理科的診室里,陳春蓮主任最近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患者。32歲的李女士描述自己每天都被各種雜亂無章的念頭困擾:工作時突然想到親人可能遭遇不測,睡前反復糾結白天說過的話,甚至會產生一些令自己都害怕的極端想法。"這些念頭就像自動播放的幻燈片,我越是抗拒,它們就越是糾纏不休。"李女士痛苦地訴說。
陳春蓮主任指出,這種強迫性亂想現象在抑郁癥患者中并不少見。與典型的強迫癥不同,抑郁引發的強迫思維往往伴隨著明顯的情緒低落和興趣減退。"當抑郁情緒持續存在時,大腦的默認模式網絡會出現異常活躍,導致思維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受控制。"她解釋道。許多患者最初會誤以為是自己意志力薄弱,實際上這是抑郁癥狀對認知功能的"劫持"。
在臨床觀察中,陳主任發現這類患者通常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完美主義傾向、長期壓抑情緒表達、過度自我反省等。一位大學生患者就曾因反復糾結"人生的意義"而無法繼續學業,直到接受抑郁治療后才逐漸恢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強迫性思維往往在夜深人靜時更為嚴重,這也是抑郁癥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
"強迫性亂想就像心理上的耳鳴,越是關注就越明顯。"陳主任建議,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不必與這些念頭正面抗爭。鄭州科大醫院精神心理科采用的正念認知療法配合藥物治療,能有效幫助患者重建健康的思維模式。她特別強調,及時尋求專業幫助至關重要,因為長期存在的強迫性思維不僅會加重抑郁癥狀,還可能導致認知功能的持續損害。
陳主任提醒,如果這種"思維失控"狀態持續兩周以上,并伴隨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癥狀,就應該考慮抑郁的可能性。通過規范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重新找回清晰的思維和內心的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