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明確要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啥是高標準農田?
就是能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咱農民最盼啥?
盼土地平整好機械跑,盼水渠暢通旱澇不怕。湖北監利正建4.3萬畝高標準農田,看看人家咋干的。
先說農田質量“高”,衛星幫著推土機平地,誤差不到一厘米。田塊連片成方,機耕道直通地頭,收割機進來不卡殼。
土壤改良下狠勁,專用機械撒有機肥,土松得能攥出油。再說糧食產量“高”,改造后水稻小麥畝產多50公斤。
深松耕作打破犁底層,根須舒展吃飽養分,莊稼長得更壯實。
抗災減災水平“高”,灌排系統能扛十年一遇暴雨。
地頭裝了防護林,大風來了擋風沙,寒潮來了減霜害。太陽能殺蟲燈滅蟲,少打農藥還環保,田里生態更平衡。
資源利用也“高”,節水20%到30%,電省了30%多。稻蝦共生、生態溝渠,一塊地掙兩份錢,腰包更鼓了。
有人問,老輩人看天吃飯的土辦法還行不?當然行!
但衛星定位、智能機械就像新幫手,干活更準更快。也有人擔心,建好后咋維護?
這得靠大家一起上心。你看監利的田,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
這就是把“望天田”變成“穩產田”,咱種地更有底氣。
全國要建12億畝高標準農田,咱的飯碗會端得更穩。
各地地形不同,平原湖區要防澇,山區坡地要保水土。關鍵是跟著規劃走,該平整平整,該修渠修渠,別耽誤農時。我個人覺得,高標準農田是給土地打底子,長遠看好處多。
現在該干啥?
盯著當地建設進度,有問題找村里協調。記住,好田靠人建,更靠人管,大伙齊心才能長久受益。守住良田就是守住飯碗,咱種地人心里都得有本明白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