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分級
1
接觸或者喂飼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舐為I級暴露。
2
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無明顯出血的輕微抓傷、擦傷為Ⅱ級暴露。
3
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舐,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組織污染,或者直接接觸蝙蝠為Ⅲ級暴露。
注意:確認為Ⅱ級暴露且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級暴露者其傷口位于頭面部且不能確定致傷動物健康狀況時,按照Ⅲ級暴露者處置。
以上內(nèi)容來自于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guī)范(2023年版)
暴露于相關(guān)動物的風險級別
高風險動物
犬、貓;
流浪的或野生的哺乳動物;
蝙蝠。
低風險動物
牛、羊、馬、豬等家畜;
兔、鼠等嚙齒動物。
無風險動物
所有哺乳動物以外的動物不患狂犬病,
如龜、魚、鳥類等,被其致傷后屬于無風險暴露,無需進行狂犬病暴露后處置。
特例
人屬于低風險動物,
普通接觸無需處置。
與狂犬病病人的密切接觸,
按高風險處置。
以上內(nèi)容來自于王傳林(國家免疫規(guī)劃技術(shù)狂犬病疫苗工作組副組長)指導
青羊區(qū)犬傷門診一覽表
來源 | 成都市青羊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