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80期】
“收到沒有?”“收到了”,隨著話音的落下,一起因介紹買房引發的合同糾紛得到圓滿化解。近年來,汝城法院以司法力量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了法院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
案情回顧
2024年4月,陳某某委托被告某房地產中介公司購買汝城縣某小區房屋,被告收取原告購房意向金5000元。之后原告詢問房屋,被告說已被他人購買,但僅退了4000元意向金。被告后又介紹原告購買汝城另一小區房屋,并另行收取2000元與之前未退的1000元意向金合計共3000元作為第二次購房的意向金。第二次購房過程中,被告要求原告交納20000元定金,因房屋不符合原告要求,最終雙方未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原告要求被告退還意向金3000元,被告一直未退,遂引發訴訟。
案件調解
案件受理后,承辦團隊立即安排開庭并向當事人送達傳票。承辦法官認真分析案情后發現案件的標的額較小,雙方當事人調解的可能性較高,而無法和解的關鍵在于情緒激動,無法心平氣和的協商出一個兩邊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為了實際解決雙方之間的糾紛,法官組織雙方進行庭前調解,在承辦法官對雙方進行釋法說理引導當事人理性看待問題后,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調解,被告當庭兌現,這起因購買房屋而起的合同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本起案件的調解是汝城法院司法為民的一個生動縮影。該院堅持實質性化解糾紛,追求案結事了的司法效果,不僅切實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彰顯司法的溫度和力量。下一步,汝城法院將繼續充分發揮司法審判職能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審判理念,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供 稿」朱治中
「編 輯」譚 娟
「一 審」唐盼霞
「二 審」胡敏剛
「三 審」張 梁
01.
02.
03.
04.
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