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視野中,電子游戲常與娛樂相連。但在認知領域,它成為一劑良方。
2025年5月,騰訊研發的“騰訊腦力鍛煉”認知功能訓練軟件通過廣東藥監局二類審批,用于輕度認知障礙的輔助康復訓練。
當下,沒有一款藥物能夠逆轉認知衰退,但若能在患者處于輕度認知障礙階段時便及早做出干預,可以有效延緩患者進入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甚至避免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騰訊腦力鍛煉”的價值,便在于可以通過一種便攜、實時、趣味的方式幫助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延緩病情發展,有效改善認知。
據悉,“騰訊腦力鍛煉”的臨床探索性試驗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完成。
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堅持完成12周完整的“騰訊腦力鍛煉”認知訓練后,分別通過洛文斯頓作業療法認知評定成套測驗(LOTCA)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測評。
結果顯示:經過軟件認知訓練受試者較對照組認知明顯提升,可以證明“騰訊腦力鍛煉”能夠顯著改善認知能力。
01
以單個訓練模塊對應多項認知域
騰訊披露的信息顯示:“騰訊腦力鍛煉”認知功能訓練軟件是一個騰訊內部跨團隊合作的產物,騰訊SSV時光實驗室、騰訊游戲社會價值探索中心、騰訊覓影聯合研發;騰訊音樂提供內容支持;還得到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提供產品研發指導。
不同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普通益智游戲,“騰訊腦力鍛煉”基于循證醫學和認知心理學設計開發,結合游戲的聲音、圖像、互動玩法、激勵機制等設計,提供正向情緒激勵,進而幫助患者進行知覺運動、執行功能、復雜的注意、語言、學習與記憶和社會認知等六大認知域訓練,以延緩認知下降。
此外,傳統認知訓練通常只能訓練單一的認知功能,而“騰訊腦力鍛煉”采用單個訓練模塊對應多項認知域的設計方法,提升患者在認知訓練中的效果和獲得感。
目前,“騰訊腦力鍛煉”擁有廚藝、音樂、詩詞、收納四項生活化的訓練模塊,每個訓練主題均有不低于150個關卡,遵循由易到難、逐步解鎖的模式,幫助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用簡單、輕松、高可及的方式進行認知訓練。
“騰訊腦力鍛煉”認知功能訓練軟件的模塊組成及功能
同時,騰訊也在“騰訊腦力鍛煉”的UI、美術定型等方面進行了“老人定制”。
年輕人普遍喜歡可愛、新潮的美術風格,而老人更偏好于特別對立、突出的顏色。此外,老人手腳沒有年輕人靈便,在互動設計上我們會盡量避免拖拉的設計,以點觸的方式為主。
在游戲內容的選擇方面,騰訊也對老人的喜好進行了調研。許多老年人仍然熱衷于年輕時喜愛的音樂、詩詞,也有老人喜歡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元素。因而在內容設計上,騰訊充分結合老年人的喜好,進而幫助老人堅持完成訓練,并更好地將認知訓練的成果遷移到現實生活。
“騰訊腦力鍛煉”認知功能訓練軟件
比如,在本次臨床探索性試驗中,“收納大師”是非常受試者歡迎的訓練模塊。它要求受試者對不同物品進行分類收納,包括老人熟悉的調味料、衣物、工具,以及一些干擾物,在給定時間內完成收關。訓練過程中,“收納大師”的關卡會循序漸進地提升難度,達到提升受試者認知的目的。
在臨床中,“騰訊腦力鍛煉”需要醫生開具處方、患者依據醫囑使用。醫生會為患者設置訓練計劃,包括設置每天訓練時長、每周訓練次數等。若醫生將訓練時間設置為45分鐘,超過這個時長,患者當天就不能繼續訓練。這樣的限制能幫助老人規避久坐、長時間盯屏幕帶來的健康問題。
從受試者的反饋來看,老人們對“騰訊腦力鍛煉”普遍持認可態度。
劉阿姨是本次臨床試驗的受試者之一,她在進行認知評估前發現,自己經常會在小事出錯,如忘在菜里放鹽、做完菜忘關火等。她告訴動脈網表示:“這些訓練做下來,慢慢這個認知能力恢復了,大腦反應好像也有進步,記憶力也比以前好了。再一個,以前做事稍稍會有些緊張,但之后這些事情都能有條理有順序地做下來了。”
臨床試驗中還有一些有趣的現象。譬如有老人述說其借助認知訓練拉近了與親人的關系。針對訓練中提及的古詩詞,他時常會向子女或是孫子、孫女尋求幫助,這個時候,親人總會熱心地回復老人的提問。而在收獲更多關注和關懷后,他有更多動力去使用“騰訊腦力鍛煉”訓練,努力提升認知能力。
02
“騰訊腦力鍛煉”的成效邏輯
過往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了游戲型數字療法的有效性。簡單來說,游戲化設計能在療法之中扮演遞送載體的作用,把真正的有效成分一一信息,包裹起來遞送到“靶點”,幫助患者將這些信息充分吸收進去。
而保證有效傳遞的關鍵,在于這類數字療法能夠具備“及時反饋機制”與“強依從性”。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庫逸軒表示:“我們每天都會在生活中處理各種事物,但在處理之后很少有人給予反饋,告知我們做錯或是做對。”
“對于一個有認知障礙的老人來說,一個正向的反饋機制非常重要。如果老人在日常生活能有一個助理跟在身邊,隨時提醒每一件家務應該怎么做、做得對不對,那么老年人就不容易忘記、做錯這些事。”
因此,“騰訊腦力鍛煉”的邏輯在于能夠模擬老人的日常生活,幫助他們判斷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并通過游戲機制給予“做對事務”的老人獎勵。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訓練方式,畢竟,沒有人討厭即時獎勵。
強依從性是游戲型數字療法的另一個優勢。對于輕度認知障礙而言,有效的干預需要患者長期堅持。它需要患者定期前往醫院、康復中心,并讓患者長時間進行答題等訓練。對于患者而言,很難保持長時間的主動治療。
相比之下,游戲型數字療法一定程度擺脫了患者對線下資源的依賴,還能營造一種輕松的治療氛圍,并能借助獎勵機制促進老人主動堅持使用認知訓練產品。同時,“騰訊腦力鍛煉”等軟件在有醫生處方的前提下即可通過手機下載,增強醫生干預的可及性。
目前,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利用數字療法進行老年人認知障礙篩查及康復治療。比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阿爾茨海默病診治中心就聚焦認知障礙,通過“黃金三分鐘認知障礙”電子游戲式的篩查工作形成了一套精準快捷的上海評估標準。國內部分地區也確認將在未來快速跟進數字療法下老年人認知障礙篩查與訓練干預。
作為阿爾茨海默病大國,我國目前約有15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平均治療費用為13萬-15萬元,總治療費用約2萬億元;超3000萬人存在輕度認知障礙,若不做干預可能在3-5年內逐漸發展成阿爾茨海默病。伴隨老齡化的日益嚴重,阿爾茨海默病帶來的“記憶稅”將進一步加劇整個國家和社會的負擔。
因此,“騰訊腦力鍛煉”的出現無疑為化解中國認知疾病經濟困境找到一種可行的路徑。如果我們能夠借助“騰訊腦力鍛煉”將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留在這一階段,將為患者家庭及醫保體系省下大量費用,并讓患者不再為丟失“過去的自己”而恐懼。
03
以數智化工具革新中國醫療體系
事實上,騰訊一直關注銀發群體認知障礙防治問題,并致力于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探索新的解決路徑。在“騰訊腦力鍛煉”認知功能訓練軟件獲得醫療器械整之前,已先后推出了科普游戲《6棟301房》、篩查小程序《銀發腦動力》,由此覆蓋了認知障礙領域“科普-篩查-干預”三大環節。
NMPA數據顯示,騰訊現有6項醫療器械完成注冊準入。其中,肺炎、青光眼、結腸息肉等病種成功獲批創新醫療器械,騰訊已是國內首個擁有多病種、多模態醫療AI三類器械證的互聯網科技企業。
騰訊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準入統計(統計時間截至2025年6月20日)
而在互聯網醫療領域,騰訊已經研發出大量AI解決方案,并與上萬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能將這些創新解決方案快速落地。
隨著騰訊醫療AI矩陣的持續發力,這家以連接一切為使命的科技巨頭,或能進一步革新公共衛生體系,推動診斷、治療技術的進步,以數智化之力滿足每個生命的健康需求。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項目,或您的項目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發布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系;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信息和數據,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并確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