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起驚雷!
6月23日晚間,長安汽車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或許,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名稱變更!
十多天前,6月5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兵器裝備集團收到國務院國資委通知,經批準,兵器裝備集團汽車業務將分立為一家獨立中央企業,由國資委直管。
從股權關系上看,分立前的架構是:國資委-兵裝集團-中國長安集團-重慶長安汽車
兵裝集團汽車業務分立后的架構,理論上就變成了:國資委-中國長安集團-重慶長安汽車
理論上,去兵裝后,中國長安集團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整合包括長安汽車及其他若干公司的一級汽車央企平臺。
這套理論,也支持了此前坊間有人拋出的觀點:長安分立后,重慶長安只是從三級公司升級為二級公司,重慶長安上面的才是一級央企!
重慶長安上面的公司,就是中國長安集團。
作為一家全新的一級汽車央企,“長安”兩字自然是他的金字招牌,長安、東風、一汽,也就形成了特色鮮明、品牌深入人心的三足鼎立之勢。
那么問題來了,順著上述理論猜想,中國長安集團名字是絕不需要做任何更改的,因為夠大氣,夠知名,夠獨特。
尤其還是變更成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辰致科技這四個關鍵詞,并非創新名稱。
2022年,兵裝系便成立了名為辰致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這家企業位于重慶璧山,主要給長安汽車生產配件,廣汽集團旗下公司還持股30%。
從這狀況,你看到了什么?
這次中國長安集團更名為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意味或許再明顯不過。
我猜測,大概率,就是為了“讓名”!
接下來的懸念,只剩下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會不會更名。
比如更名成中國長安汽車集團?
現在回顧整個事件的經過,真可謂是步步驚心,環環相扣。
從最初的“戰略性重組”,到分立成為全新的一級央企。
再到這次集團更名。
假如,我們只是假如,重慶長安這次順利升級為一級央企,對重慶而言,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大禮包”,是國家對重慶的深沉的厚愛。
升級為央企后,長安必將獲得更多國家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集聚重慶;
同時,憑借央企的資源整合能力與號召力,會吸引更多高端核心零部件企業向重慶集聚。
也將進一步提升重慶在全國汽車產業版圖中的權重。
當然,等待長安的依然還有很多風險和挑戰!
比如在內部管理方面,過去重慶長安時代,朱華榮時代,可以輕裝上陣,而未來,央企總部面臨的權力架構與決策流程都會更加復雜,需要平衡的事,也會更多。
如何延續高效的運營管理,是個挑戰。
又比如,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新能源汽車已是一片紅海。即便升級為央企,可長安汽車始終面對的都是市場化考驗,消費者不會因為你是央企了,就無條件買你的車。
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市場端的挑戰會更加嚴峻。
當然,盡管前路還布滿荊棘,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100%相信重慶長安汽車,作為國內央國企汽車龍頭企業,他已經做到足夠優秀。
假如,重慶,借此收獲城市的第一座一級央企總部。
那無論對長安,還是對重慶,這都是屬于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全新篇章。
最后,請讀者朋友特別注意,以上內容,純屬我個人觀點分析,沒有任何推薦的意思。
一切懸念,一切未公布的消息,都務必以官宣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