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能幫酒旅商家奪回定價權嗎?
作者 I 周博
報道 I 電商天下
劉強東又出手了,這一次的目標是酒旅。
6月18日,京東旅行發布《致全體酒店經營者的一封公開信》,宣布酒店商家參與 “京東酒店PLUS會員計劃”,可享受最高三年0傭金。
前一天,劉強東明確表態“京東要做酒旅”,并表示已為酒旅成立新通路事業部。京東3倍薪資挖攜程員工的傳言,似乎也得到了證實。
毫無意外,劉強東和京東這次的“雙響炮”迅速在酒旅行業激起千層浪,并引發大眾對國內OTA行業的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京東進軍酒旅”的消息,也引起各界的一連串疑問:外賣大戰仍在進行,京東為何又馬不停蹄地盯上了酒旅OTA?重塑酒旅業務格局,京東有何殺手锏?這場以“三年0傭金”開局的戰役,究竟是京東生態的又一里程碑,還是會以“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收尾?電商天下將對此進行深度分析與探討。
劉強東盯上80%的毛利率
從2月11日突然宣布“京東外賣!0傭金”,到618發布《致全體酒店經營者的一封公開信》,短短4個月京東連續兩次高調跨界,都用上了“0傭金”這一記殺手锏。
而在6月17日的小范圍媒體交流會上,劉強東更是公開分享了京東做酒旅的邏輯、目標與理念。他表示,京東做酒旅目的是深入酒旅等本地生活供應鏈,要幫現有的酒旅商家多賺錢,而不是下場與他們競爭。
東哥舉例:“酒店背后也是龐大的供應鏈,而且很雜亂,成本很高,所以我們希望把行業成本降低,行業原來平均毛利高達60%,我們京東只需要20%就可以做,也就能把酒旅客戶降低2/3的成本。”最后,東哥還霸氣喊話“要讓任何平臺都沒有能力二選一”。
看來東哥這次確實做了一番調研。外賣的利潤率不到5%,根本掙不到錢,但OTA行業的毛利率在70%以上,非常暴利。因此一旦京東在酒旅行業站穩,不但能借此補充現金流,彌補前期補貼造成的虧損。
而且,酒旅商家近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而劉強東表態“要讓品牌商多賺錢”,實實在在戳中了廣大酒旅商家的心坎。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2024年,國內居民出游56.2億人次,同比增長14.8%;國內居民出游總花費5.8萬億元,同比增長17.1%。得益于旅游市場的恢復,2024年國內酒店企業收入普遍增長,但利潤卻沒有跟上,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以“行業一哥”華住集團2024年三季度的財報為例,在總收入同比微增2.45%的情況下,其歸母凈利潤卻同比減少了4.79%。
那酒旅商家的利潤去哪了呢?去年9月,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發布的一篇文章或許給出了答案。文中季琦提到,華住旗下有不少店長為保客房出租率而選擇讓利給OTA平臺,從而導致部分門店OTA客源占比大幅超過50%,對OTA流量“過度上癮”,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而季琦所指的OTA平臺,大概率是行業市占率最大的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攜程在酒旅市場的GMV市占率高達56%,斷層第一;排名第二的同程旅行,GMV市占率為15%,美團酒旅占13%、飛豬8%、抖音為3%。
翻看攜程的財報,更是驚艷全網。從全年來看,攜程集團2024年凈營業收入達到533億元(73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20%,凈利潤172億元(24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72%,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高達82%和32%,甚至超過了同期的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拼多多、百度等互聯網公司,隱隱有“中國最賺錢互聯網公司”的勢頭。
進入2025年,攜程的盈利能力依舊不減,一季度凈利潤達到43億元,毛利率繼續維持在81%的高位。對比之下,國內高星酒店的凈利率普遍在12-15%之間,不到攜程的一半,而這種利潤“剪刀差”的現象,往往被業內人士調侃為“酒店跌倒、攜程吃飽”。
商家苦傭金、強制調價久矣
京東殺入酒旅的另一個契機,是酒旅商家苦“高額傭金、強制調價”等亂象久矣。
據悉,攜程代理+自營模式的傭金普遍在12%-15%。有商家對媒體表示,如果加上平臺廣告費用,商家的支出還要更高。大部分商家在攜程上想要拿到一個訂單,都要拿出房價兩成的收入。相較之下,飛豬收取的軟件服務費僅為2%~8%。但攜程的規模優勢擺在那里,很多商家也只能接受。
更過分的是,攜程長期通過“特牌”標簽和流量傾斜,換取更高的傭金和獨家供給。更高級商家可以優先展示,但也要出血讓利,還無法上架其他平臺。比如,金牌商家要提供5%折扣,特牌商家不能上架美團、飛豬等平臺。這實際上是變相的“二選一”壟斷。
此外眾所周知,價格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樣的酒店、同樣的房型,誰的價格低用戶就更可能在誰那里下單。而攜程之所以能成為行業老大,與其推出的“調價助手”系統密切相關。據了解,這是一套內置于商家后臺的自動追價系統,實際上剝奪了酒店的自主定價權。
近日,就有不少媒體報道稱,攜程“調價助手”后臺強改商家價格。“我們很多時候是有訂單來了之后才發現價格有問題。”寧波市某酒店店長李經理表示,“一個是自動跟價,一個是活動,攜程這邊報任何活動都不經過我們。比如我們參加活動報的是八五折,攜程直接在后臺調成七五折,或是增加紅包,或是調整促銷,都不需要我們的驗證碼,也不需要我們知曉。”
圖源:視頻號@新華社快看
而且“調價助手”還跟狗皮膏藥一樣,根本關不掉。李經理表示,自己先后總共退了有十幾次,反反復復“申請-駁回-再申請-再駁回”。“一般情況下第三次退的時候會退掉,但退掉之后隔一天業務經理就會重新給你上線,上線之后又需要再自己退,就是一直這樣操作。”
事實上,攜程通過系統自動跟價維持價格霸權,在行業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黑貓平臺上,不少人針對“攜程調價”進行了投訴。
圖源:公眾號@聞旅
正所謂“哪里有不滿,哪里就有機會”。因此,京東高調入局酒旅,也被外界視為顛覆酒旅行業傳統霸權,甚至是打破攜程壟斷地位的一場挑戰。
酒旅,或許是京東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然而,理論再合理,也必須直面現實中的挑戰與困難。
攜程如今的市占率之所以能斷層式領先其他對手,也是經過重重血戰、拼殺后的結果。
行業最初,OTA平臺只是信息撮合者,通過幫助酒店擴大銷售渠道和營收,來獲得傭金,酒店始終掌握定價權。但隨著酒店門店對OTA流量“上癮”,以及OTA平臺之間的并購和擴張,行業逐漸形成寡頭壟斷并逐漸從酒店方手中奪過話語權,這其中,旗下擁有攜程、去哪兒和同程,且并購了藝龍以及部分酒店股份的攜程,尤為具有代表性。
而在代理加自營的模式下,攜程的定位也悄然從中介轉變為裁判,常常挾“特牌”標簽和流量換取獨家供給和高傭金,再疊加“調價助手”這一大殺器,在OTA行業中構建起了難以輕易撼動的優勢。這也是背靠阿里海量資源的飛豬,以及擁有龐大流量的抖音,這么多年始終未能撼動攜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面對京東的挑戰,攜程顯然不會坐視不管,很可能會遭到攜程的強硬防守。
京東擅長的“價格戰”,攜程同樣是個中好手。早在2010年,彼時的京東尚在與當當網打價格戰,攜程就推出了“雙重低價保證”政策,一記“賠付3倍差價”的狠招,迅速淘汰掉行業中的中小OTA玩家;2012年攜程開啟5億美元“月月狂減”計劃,又一批中小OTA平臺因資金不足退出市場,攜程市占率從35%升至2013年的50%以上,初步形成壟斷。
當前,京東很可能會以補貼的形式搶奪用戶,而攜程這么多年已儲備充足的彈藥,再加上“調價助手”這一大殺器,其追價系統已能實現分鐘級響應。可以預料,即便商家為了0傭金嘗試在京東低價引流,攜程也會迅速跟進,給商家和對手“上上眼藥”。
另外,酒旅行業的特殊性在于服務體驗難以標準化,單純的價格戰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因為用戶需要的不是單純低價,更是可靠的服務保障,這也正是攜程“特牌”體系仍具吸引力的原因。
供給,更是攜程的核心優勢。目前京東不少酒店仍在分銷攜程供給,而攜程則通過投資酒店集團、掌握核心客源,早已建立起“供給-流量-定價” 的閉環。試想商家為了特牌體系的標簽和流量,愿意忍受更高的傭金,甚至自斷一臂下架其它平臺,又怎么會輕易投奔毫無根基的京東?
雖然東哥放話要100%做供應鏈生意,這勢必要與攜程爭奪酒店直連資源,也意味著需要投入巨額資金補貼商家,但酒旅行業的重資產屬性,決定了這場拉鋸戰的殘酷性——高星酒店的簽約周期長、轉換成本高,絕非電商商品可比,“三年0傭金”政策固然會極具吸引力,但最終的成效如何尚待時間考證。
好在京東并非毫無勝算,其唯二的優勢,一是商家用戶人心所向,渴望攪局者破除酒旅亂象;二是監管層面,已明確表態要整治“自動跟價”等不合理競爭行為。
近些年,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反壟斷”工作,堅決對互聯網平臺的“壟斷”問題說不。2025年兩會期間,市場監管總局更是明確表態將整治“自動跟價”、“全網最低價” 等內卷行為,6月4日發布的《網絡交易平臺規則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同樣直指互聯網平臺“不合理干預商家定價權”的問題。
近日更有央媒揭露了“調價助手”對商家的盤剝。律師接受新華財經采訪稱,雖然目前在線旅游行業尚未成為反壟斷監管的主要關注對象,但攜程借助市場支配地位和“調價助手”維持全網最低價,進而擠壓商戶利潤、打壓競爭對手,這種行為很可能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我國的反壟斷法第二十二條中規定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七類行為,并明確提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以及平臺規則等從事前款規定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這種政策風向的轉變,為京東提供了合規層面的支持,但也意味著攜程可能調整策略,從顯性壟斷轉向隱性控制。
對于酒店商家而言,他們渴望合理的利潤分配。京東、飛豬、抖音等其它OTA平臺,也需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某中端酒店CEO指出:“我們不排斥平臺賺取合理利潤,但不能接受被強制低價和獨家捆綁。京東的出現或許能形成制衡,但最終還是要看誰能真正幫我們降本增效。”
站在更宏觀的視角,這場商業戰爭的走向,將決定文旅行業能否擺脫 “平臺獨大、商家受壓” 的畸形生態。
京東的 “三年零傭金” 或許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能否建立起“商家多賺錢、用戶得實惠、平臺獲流量”的正循環。畢竟在商業世界里,摧毀舊秩序只是第一步,構建新生態才是終極命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