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城內的日軍已成困獸。但我軍官兵預料更殘酷的戰事才剛開篇,因為抗戰7年以來,我軍從未從日軍手中奪取一座城池。
自8月2日開始,第14航空隊戰機頻頻出動,以500磅炸彈轟炸騰沖城垣。當日16時,第116師第348團在東南城角我空軍炸開的十多米寬豁口處,擊退敵之猛烈反撲,其第9連42名官兵率先登城成功,與日軍在城墻上僵持。
17時30分,第36師第107團第2連連長劉恩憲率1、2排在西南角瓦礫中攀上城垣,經奮戰攻占敵堡壘3座。因城墻上敵火網濃密,連長劉恩憲當即陣亡,其余33名官兵亦相繼傷亡;該連第3排因敵火封鎖,未能繼續登城。
(負傷的中國官兵)
由于騰沖城北為地勢開闊、水網密布的稻田,難以接近城垣,我軍除留下少量警戒部隊外,主力均轉向城墻西、南、東三面,以南城墻為主攻方向,按南城門至北城門的中軸線分界,以54軍攻擊西城區,53軍攻擊東城區。
霍揆彰通令部隊:“先入城占領據點,待于立穩腳跟而繼攻克城墻者,總部賞洋十萬元,并制贈榮譽旗一面;又有功勛官長,準報請軍委會核獎或請頒發勛章”。
此時,預2師部隊在來鳳山上休整,擔任預備隊。4團9連機槍手陸朝茂站在山上,看著空軍向城墻投彈之后,步兵在一片喊殺聲中,潮水般沖向城墻和城外的工事,但是每次都被日軍密集的火網擋回來。
“我們的裝備不算好,沒有什么重武器,要么靠近城墻安放炸藥,要么等著飛機炸才能打開城墻。”
但以堅硬巨石被覆的城墻,令巨型炸彈也遇到了難題。據美軍飛行員克利福德·隆回憶:
8月3日,在得知我們扔下的炸彈被堅硬的城墻巨石反彈到離城墻幾十米外爆炸而無法炸塌城墻時,地面的勤務人員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在炸彈上綁上磨尖的鋼條,猶如給炸彈安上了“刺刀”。這樣,當我們在飛機上扔下炸彈時,“刺刀”就能牢牢“釘”在巨石上,準確地炸毀城墻。后來,我清楚地看到我扔下的炸彈把南城墻炸開了一個缺口……
至8月5日,西、南、東三面城墻先后被炸開13處豁口(后騰沖城垣共被炸開豁口19處)。但日軍據守殘破城墻拼死不退,我軍攻城部隊前仆后繼猛攻,戰況至為慘烈。據日軍戰史載:“8月6日19時(日本時間,當地時間為17時),美軍飛機32架來襲,地面之中國軍同時開始猛烈炮擊,向南門及西南角攻來。凄慘的近戰在狹窄的地區執拗地反復著。中國軍可以反復攻擊,而守兵則無力更換。隨著傷亡的增加,反擊力量急劇下降?!?/p>
8月13日,騰沖戰局發生了一個重大變化,卻不為我及時掌握。當日,美軍出動18架戰機對城中心大堡壘群俯沖投彈,在東城門洞中指揮作戰的日軍守備隊長藏重康美大佐及其手下共32名官兵,均被炸塌的城門掩埋斃命。被日軍士兵背地里戲稱為“坐洞聯隊長”的藏重,與他的綽號一起永遠埋在了洞里。
藏重死后,接替其職責的本應是第2大隊長日隗太郎少佐,但由于日隗在高黎貢山戰斗中被炸掉了一條腿而無法接任,于是第33軍司令部指定調到聯隊部的第9中隊長太田正人大尉擔任守備隊長,指揮后續作戰。據日軍戰史,由于第148聯隊軍旗得到了很好的“供奉”,使之在轟炸中幸運地沒有發生意外。但因旗手北原中尉戰死,遂指定宮原少尉繼任聯隊旗手。
作戰初期即損失最高指揮官和骨干軍官,日軍死硬頑抗到底的意志并未稍減。據日軍戰史,太田大尉負責指揮后,感到在我軍以優勢火力壓制打擊下艱難防御非常憋氣,發電請求上峰允許自己率殘部突出城外,向我軍發起主動攻擊。這樣固然痛快,但無疑是加快了送死,軍司令部仍電令其負隅死守,以拖延時日。但援軍遲遲無法到來,令騰沖日軍感到絕望,士氣逐漸低落。
雖然第36師、第116師主力已在城垣上占據立足點,但此時城外日軍仍占據著東北角的拐角樓村、西門外的英國領事館、東門外的東方醫院等據點,我攻擊力量不敷使用。
8月15日,休整兩周后的預2師以一部扼守來鳳山,主力加入攻城戰斗,攻占南門以西城墻兩處缺口,肅清城墻上殘敵。
16日,第198師以593團在城北拐角樓亙飲馬水河之線與敵對峙,主力轉向城南,對南城樓及以西城墻之敵攻擊。
8月18日14時,美軍飛機轟炸了英國領事館,以火箭彈擊中房頂引起熊熊大火,很快將這座壯觀的建筑燒得只剩下四面的火山石墻壁。第36師106團乘勢迫近圍墻向敵攻擊,激戰兩日后徹底肅清殘敵。19日,第116師346團亦攻占東門外的東方醫院。
20日16時,預2師第4、5團各一部率先下城,開始進入巷戰。日軍兩年來在騰沖城內修筑了無數明碉暗堡,在很多房屋墻根挖掘了暗道彼此溝通,設置了火力點,構成交叉火網。我攻擊部隊沿街巷推進,處處遭敵狙殺。不得已放棄通道,轉入殘破的民居,與日軍隔墻對峙,伺機以美式火箭筒、手榴彈等破墻推進,每日戰斗進程僅以米計。
據日本戰史載,當日,太田大尉向第33軍司令部發電,云:
“……官兵經兩個多月之戰斗,今仍遵照藏重部隊長之遺訓,繼續頑強奮戰中,悉請放心。目前之狀況已乏善可陳,未能詳細報告甚感遺憾。兵團主力方面之戰況如何?請不必顧慮卑職等,尚祈繼續戰斗。只是迫切渴望有手榴彈,若有可能,煩請強行補給為禱?!钡靶⒐f,太田還曾向56師團發電,大意為“城內被圍得死死的,無法再忍受士兵一個個被殺掉,請允許我們沖出城,開展游擊戰……”
(侵入云南的日寇)
但師團方面卻態度強硬,仍下令死守。這封電報后來也沒有刊入戰史。21日,騰沖日軍兵力已減至640人,其中含傷員100余人。
8月25日,霍揆彰電令此前在龍川江之線擔任警戒的第130師,以兩個營仍擔負原任務,其余均開赴騰沖東門外,加入攻城作戰。此后,第54軍與第53軍以南門亙北門中軸線為界,在西城、東城展開競賽式巷戰。其間戰斗之錯綜復雜,難以詳述,僅舉一例:
30日,116師從城東進入。348團攻打到文昌宮以北時,在一座大鐘前再也無法前進。這是一口鑄造于公元1450年的銅鐘,高1.9米,口徑1.4米,鐘身厚達2厘米。在大鐘的腰身部位,一挺機槍從一個奇怪的孔洞里探了出來,原來有一名日軍躲藏在倒扣的大鐘里。至今人們也不清楚,日本人是怎樣鑿穿了厚如坦克裝甲般的銅壁。
348團團長毛芝荃命令以重機槍、手榴彈集中瞄準大鐘,但一頓狂轟濫炸后,卻不見大鐘被炸開。直到4天以后,大鐘里的槍聲停止了,幾十名士兵沖上去掀翻大鐘,才發現里面的日本兵彈盡糧絕,而人則是被震得耳鼻流血而斃命的。
由于部隊推進太慢,霍揆彰于當日發出嚴電,云:
……目下困據城內之敵,能作戰者不過三百余人,我圍攻部隊之兵力與火力依最低限度計算,亦在十余倍以上??v令殘敵如何頑強,工事如何堅固,安有不能一舉殲滅之理?而時日稽延、大功未成者,全在我各級指揮官無必勝之信念與必死之決心耳。言念及此,能無慚悚?
在如此刺激自尊心的電報面前,指揮官們只能沉默無言、咬牙發憤繼續嚴督部隊攻擊。終于,9月7日,中路第198師率先掃清西城殘敵抵達北城墻下,又奉命折向東部,與推進較緩的第53軍合力圍殲最后的日軍。在翻閱戰史時,常常可以看到同在一個集團軍序列中,“嫡系”54軍對“雜牌”53軍的優越感。但按日軍部署,21日南部正面為300人,西城為70人,東城為120人,太田大尉掌握150人居中,可見東城力量明顯強于西城。
54軍有3個師,而53軍最初僅有一個116師作戰,130師很晚才開來。以此而觀,似不應對于這支“九一八”后即喪失家園的東北子弟兵過于苛責。
9月9日,預備第2師第6團在城北財神廟的一處民居內,俘虜了十余名日軍慰安婦和漢奸,其中包括騰沖日軍行政班本部長田島壽嗣的老婆蔡蘭惠,及田島的臺灣籍翻譯官白炳璜。因日軍內部懷疑田島通過蔡蘭惠泄露了軍事秘密,日軍第56師團在戰前將田島從騰沖調至芒市,將其與蔡蘭惠分開。
蔡蘭惠此時懷孕臨產,于被俘前在一處戰壕內分娩一男嬰,由白炳璜以刺刀割斷臍帶為其接生。被俘后的白炳璜向我軍表示要立功贖罪,供述次日上午將有日軍飛機前來空投助戰。據此,我軍立即與第14航空隊協調,準備迎擊。
10日,日軍13架飛機(戰斗機8架,轟炸機3駕,運輸機2駕)果然飛臨騰沖上空,事先預伏的美軍P-38戰機8架忽然自高處鉆出云端,向日軍飛機猛烈攻擊。激戰十余分鐘后,即將6架日機擊落,我軍大獲全勝。
11日,我軍繼續縮小包圍圈,將殘余的70余名日軍壓迫在城東北李家巷附近的幾處民宅內。在距火線僅80米的后方,太田大尉下令燒毀軍旗。12日清晨,又向師團發出最后的戰報,表示要在藏重聯隊長陣亡一個月忌日--13日,實施最后的攻擊,“一掃怒江作戰以來的郁憤”,并請師團長諒察“官兵無法忍受敵在炮火絕對壓制下旁若無人之心情”。隨后,燒毀密碼本,破壞無線電機。
13日,我預2師第5團團長李頤爬上一段竹梯,偵察墻內院落內的敵情,被日軍狙擊手開槍擊中頭部犧牲。李頤團長年僅而立,死后被追晉少將,為攻城作戰中我軍陣亡的最高指揮官。
幾天后,和順少年尹文和家堂屋右首房間住進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子,不時地哭喊著:“還我的人來!”
后來他才知道,她就是李團長的新婚夫人。5團副官吳堪捧著兩罐咸姜和辣醬,站在一邊默默流淚,這些東西是幾天前夫人在漕澗托他帶給團長的,只差一天團長卻未能吃到。
當日夜,大雨如注。日軍在李家巷、東城墻下殺害了部分慰安婦后,太田大尉下令分散突圍。
14日凌晨,太田率日軍一部發起“自殺式攻擊”,被我殲滅于騰沖城東北角一處院落(原騰沖富商李佩宅);一部從東南城墻的一處豁口突出城外,后面跟著二三十名慰安婦,卻遭到飲馬水河殘余日軍的射擊,兩股日軍自相殘殺。
其中,18名慰安婦向我軍攔截部隊求救,其余日軍向東南、西北方向分散逃竄,被我派出的追擊部隊零星殲滅于各處。
(戰后騰沖城的殘垣)
以參與追殲殘敵的116師、預2師戰報統計,最后突圍的日軍居然多達百余人,但能逃出活下來的為數寥寥。因此,戰后148聯隊老兵未組織起“戰友會”,未能像松山日軍那樣留下較多的戰史紀錄。原本隸屬56師團衛生隊的吉野孝公,在逃亡途中被我軍捕獲,并意外地被帶到了我軍一位少將面前。這位將軍的一番話,讓吉野銘記了一輩子:
“在騰沖的戰斗中,我失去了二百多名少尉以上軍官,為此還受到了蔣總統嚴厲的斥責。戰爭對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和不幸的事。這場戰爭,估計不久就要結束。你們和我們同是亞細亞同胞,然而,彼此之間卻進行了這么長時間的不幸戰爭。這場戰爭必須盡早結束……你來到這兒以后,絕不允許自殺。從現在起,在你們的肩上已承擔著重大的使命和責任。戰爭一結束,你們就要成為重建日本的支柱。眼下的日本更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中日兩國也須盡早結束戰爭狀態,為東亞、為全世界的和平,為了各民族的文化建設,有著聰明才智的兩國人民攜手合作的必要時刻已經到來?!?/p>
這位少將是誰?筆者一直未能考證確認,但相信吉野所言不虛。
騰沖之役,我軍全殲日軍騰越守備隊2100余人(據日軍遺骨分布資料,騰沖城內及來鳳山、蜚鳳山、寶峰山共棄尸1800具--筆者),俘虜53名(含慰安婦)。我軍傷亡官兵18000余人,其中陣亡約9000人。
戰后,云南省政府在騰沖來鳳山北麓小團坡修建了大型陣亡將士公墓,謂之“國殤墓園”。“文革”中墓園慘遭毀壞,上世紀80年代予以重修,恢復了其中3000多名陣亡將士姓名碑。
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