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農歷六月初一了。村里老人總念叨“六月怕初一”。到底怕啥?
先看農時。六月是莊稼拔節抽穗的關鍵期。
玉米正長稈,花生剛扎根,都要水。農諺說“雨打六月一,秋糧堆滿倉”。意思是初一雨,秋天糧多到裝不下。
反過來“六月初一晴,曬得竹葉焦”。晴天意味著接下來少雨,莊稼要渴壞。
去年鄰村就遇上六月初一晴。
連續20天沒雨,玉米葉卷成了紙。畝產少了300斤,老李家急得直跺腳。這就是農民怕晴天的原因——怕減產。
除了天氣,還有老講究。東北有些地方說“六月初一不動工”。
老一輩覺得這天動工,整月農活不順。
還有“不借錢”的說法,怕破了財運。不過現在年輕人不太信這些。但“怕初一晴”的擔憂沒變。
為啥?靠天吃飯的根還在。就算有灌溉機井,大旱年也難救急。
去年全縣干旱,3萬畝地減產兩成。氣象站說,六月初一晴的年份,伏旱概率高40%。
這數據讓農民心里更打鼓。有人問,農諺準嗎?2023年六月初一雨,秋天確實大豐收。
2024年六月初一晴,伏旱來得猛。但也有例外,2022年晴卻沒旱。
農諺是經驗總結,不是天氣預報。
現在有衛星云圖、土壤墑情監測。
但農民還是盯著初一的天。老習慣里藏著對土地的敬畏。
后天早晨,村口肯定圍滿人。
看云色、摸濕度,猜今年收成。你老家有“六月怕初一”的說法嗎?留言說說,你們那初一有啥講究?
農諺是老輩人的智慧,但也得看科學。豐收要靠天幫忙,更靠人勤管。
最后提醒:天氣多變,提前查預報總沒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