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人問:為啥城里人買不了農村宅基地?政策不是突然來的,不是突然來的。今年三份文件都卡死:嚴禁城鎮居民買農房、宅基地。
2月23日中央一號文件,2月24日農業農村部部署,1月18日兩部委通知。
三份文件像三道鎖,買賣這條路徹底斷了。有些農民工急得跳腳:老家房塌了懶得修,現在連賣都賣不了。
全國三億多農民工,不少在城里扎根,農村老房卻空著塌了。
以前還能找本村人接手,現在政策一卡死,便宜甩賣都沒人敢要。為啥卡這么死?先看法律:宅基地歸村集體,農民只有使用權。
城里人沒集體身份,買宅基地根本不合法。北京宋莊畫家村鬧過糾紛,法院直接判合同無效。
再看耕地紅線:67%違規宅基地都占了耕地。
重慶曾有企業打旅游旗號圈地,最后留20億爛尾項目。要是放開買賣,資本涌進來蓋別墅、建度假村,地還咋種糧?
最關鍵是護農民退路:78%農民工把宅基地當最后的底氣。
前年疫情時工人回不了城,要是連老家房都沒了,咋落腳?有村民早年低價賣地,后來想蓋房沒資格,只能租房住。政策嚴點,反而給大家留了條后路。
當然不是完全沒出路:本村人之間能流轉,得符合“一戶一宅”。有些地方試點合作社入股,房子住著還能分紅利。
北京密云“共享農宅”,戶均年增收2.
4萬;重慶“宅基鏈”,交易透明了72%。但城里人想買?門兒都沒有。
有人想抄底撿漏,現在只能打消念頭。
農民自己也有顧慮:賣了地,以后真回不去老家咋辦?
2010年某村賣地蓋別墅,村民現在還在打官司,地早就沒了。
沒賣地的家庭,還能靠種地維持生計。政策不是要困住農民,是怕大家為眼前利益丟了根本。宅基地不是商品,是農民的命根子、壓艙石。
想盤活資源可以租,可以入股,但買賣這條路絕對不通。
大家咋看這政策?評論區聊聊自家情況。
具體操作以當地最新政策為準,有疑問找村集體問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