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鉆石市場,正上演著冰火兩重天。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1 月,0.30 克拉天然鉆石價格同比下滑 26.5%,1.00 克拉規格跌幅達 25.4%,但 3.00 克拉以上的異形鉆石卻逆勢上揚,部分高色高凈度的巨鉆溢價幅度甚至超過 30%。
反觀曾經占據婚慶市場 C 位的小克拉鉆石,自 2024 年起便陷入價格頹勢。0.30 克拉鉆石全年累計跌幅達 26.2%,即便年底出現 1% 的短暫回升,仍未扭轉下行趨勢。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婚慶消費持續低迷,年輕人更傾向選擇黃金或培育鉆石,傳統婚戒需求銳減。其中1 克拉培育鉆戒僅 8000 元的價格,不足天然鉆石的十分之一,直接分流了小克拉市場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中游加工廠為回籠資金加速拋售庫存裸鉆,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供過于求。
作為全球最大生產國,我國掌控著全球 60% 以上的產能份額,以河南鄭州、商丘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構建了從金剛石單晶生產到鉆石切割打磨的完整產業鏈。
從技術層面上看,自主研發的高溫高壓(HPHT)法與化學氣相沉積(CVD)法不斷突破,培育鉆石的凈度、顏色等級持續提升,部分企業生產的 3 克拉以上高品級培育鉆石已可與天然巨鉆媲美,價格卻僅為后者的 1/3 至 1/5。
事實上,中國培育鉆石產業不僅是市場變革的重要參與者,更憑借產能、技術與市場滲透力的綜合優勢,展現出逆勢增長的活力。出自河南柘城的 “柘光” 等本土品牌,正逐步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培育鉆石讓我第一次覺得,不必被天然鉆石的價格束縛。” 在北京時尚圈工作的李主編分享道。她上月剛在柘光定制了一枚 6.29 克拉的鉆石吊墜作為生日禮物,“按每克拉 8000 元計算,總價才 8 萬,比預算低很多,品質還更優。之后想嘗試 10 克拉以上的大鉆。”
柘光鉆石的專屬顧問透露,類似李女士的消費案例日益增多。一方面,以李女士為代表的大克拉鉆石愛好者下單量顯著增長;另一方面,探索鉆石 “新玩法” 的消費者數量增幅更明顯,凸顯出市場需求的創新與多元。
在個性化定制領域,柘光憑借 “紀念鉆石” 培育技術圈粉無數。25 歲的張女士通過網絡了解到,可將個人 DNA 等獨特元素融入鉆石培育過程,這一創新讓她驚喜不已。最終,她在京東平臺定制了嵌入寵物 DNA 的鉆石項鏈:“對我而言,這早已超越了普通鉆石的意義。”
從市場反饋來看,中國培育鉆石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據 2024 年行業統計數據,我國培育鉆石消費量同比增長超 80%,其中 1-3 克拉產品占消費總量的 65%,個性化定制訂單占比達 32%。
隨著技術迭代加速以及年輕消費群體對 “可持續 + 高性價比” 消費理念的廣泛認同,中國培育鉆石似乎正完成從 “產能輸出” 向 “技術與品牌輸出” 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