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國聯軍聯合攻打清王朝,京城的萬里壁壘宛如紙糊的一般,一攻即破。
奢靡偌大的圓明園被洗劫一空,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清王朝百年的尊嚴亦在這場大火中被燒了個粉碎。
一朝戰敗,割地、賠款、條約接踵而來。庚子之難,八國狂攬40萬兩白銀。
這一失地賠金之痛成了載入史書的民族之恥。
好在,中國人民奮發圖強,不屈于列強,終于成功擺脫資本,有了今日之成就。
八國聯軍中,已經有七個國家主動退還了賠款。可偏偏有一個國家狂妄不已,聲稱“一分不退”。這究竟是誰?
一、沉痛的屈辱條約
1900年,衣著奢靡,滿頭珠釵的婦人和一名矜貴男子在幾個宮人的掩護下駛離了京城。
這不是別人,正是懦弱無能的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
清朝和列強開戰之后,兵敗如山倒。八國聯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到了天子腳下。
本該駐守皇城的光緒帝卻拋下了全天下的百姓,隨慈禧離開了北京,只留下了一地慌亂。
可憐的老百姓成了八國聯軍泄憤的對象,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就連身為世界園林之首的圓明園也慘遭迫害,珍寶被盜,化為灰燼。
待八國聯軍徹底燒光、殺光、搶光之后,已近暮年的李鴻章被慈禧緊急召回,以“全權大臣”之名,與慶親王一同與西方列強和談。
“和談”二字用得頗為巧妙,可這時候的清王朝已經是強弓之弩,再怎么和談也難改被西方列強“蠶食”的局面。
果不其然,和談的過程頗為艱難。西方列強的態度強硬,根本不給李鴻章拒絕的余地。
這位老臣只能任憑一群“妖魔鬼怪”在自己面前張牙舞爪,簽下這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殊不知,這會給清王朝一記重創,直接使其國運跌落至谷底。
條約內容所涉及的地方頗為復雜,不僅要求皇室派出使者親自向八個國家挨個道歉,更強令清王朝賠償西方列強4.5億兩白銀。
面對這樣一筆龐大的金額,內里腐敗發臭的清王朝怎么可能拿得出來?
西方列強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將年限“寬限”到了39年。不過,需要清王朝每年繳納四厘的利息。
也就是說,賠款金額又翻了一翻,直接暴漲至9.8億元。
其中,單單是俄國獲得的賠償就占了總數的29%,其次是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美國和意大利,最后是比利時。
清政府官員本就腐敗貪婪,現在又背負著巨額的賠款,普通老百姓們的生活越發艱難,幾乎是生不如死。
好在,這場痛苦持續的時間不長。1911年,在一場接一場的起義下,清王朝被徹底推翻,中華民國自此建立。
既然有了新的政府,那清王朝欠下的種種,民國是不會認賬的。
本身經濟就夠差的了,要是再拿出這么多錢去賠償,那還活不活了?
然而,令人深感意外的是,八國聯軍中竟然有七個國家相繼退還了賠款。
最開始提出退還賠款的是美國,他們只退回了一半,美其名曰“幫助中國發展教育事業”。
可不要以為美國是財大氣粗,其實他們的算盤打的比誰都響。
退還一半的賠款也是另有目的——吸引更多的中國留學生前往美國。
當然,這一切也與一個人的努力有很大的關系,那就是中國駐美大使梁誠。
1903年,梁誠繼任駐美國公使,他開始了針對庚子賠款的偉大抗爭。
同年,美國有意退還一部分賠款,但也僅僅是打著減少清王朝壓力的旗號只退還一部分超額的賠款。
積少成多,只要有希望就能夠成功。梁誠聞言,立刻開始了對外交涉。
他多次向美方提議,獲得了海約翰的認同。
與此同時,梁誠還翻閱各種檔案,只為尋找美國超額索要賠款的證據,希望能夠進一步加快賠款進程。
在長達三年的努力后,中美關系肉眼可見有所緩和,羅斯福也表示愿意推動工會通過議案,將超額的賠款用來支持中國的教育事業。
饒是得到了回應,梁誠還是不放心,多次向美國總統敦促還款事宜。
終于,1907年,羅斯福簽署了退款令,將1100多萬美元的賠償款退還給了中國。
有了美國開頭,其他幾個國家也紛紛開始考慮退款的各項事宜。
1917年,一戰爆發,英法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急需中國的助力,不得已的情況下退還了賠款。
二、唯一拒絕退還賠款的國家
與此同時,其他幾個國家的賠款也相繼“到賬”。
可偏偏只有一個國家,說的比唱的好聽,嘴上說著愿意,卻沒有任何的實際行動,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在八國聯軍中,屬日本的吃相難看,可謂是貪婪至極。
早在設定賠款數額之初,日本就頗為不滿,認為賠款金額不夠,一度想要以自己出兵最多為由增加賠款,但最終沒有得逞。
到后來其他國家有的主動退還金額,有的放棄賠款。
日本也是“賊心不死”,眼看著美國打著放棄賠款的幌子搶奪我國人才,日本自然是不甘心的。
原本,中國學者去日本留學的人數居多,可美國放棄賠款之后,日本的中國留學生資源流失嚴重,都一股腦兒跑到了美國。
日本急于改變現狀,他想要效仿美國,對我國進行文化侵略,在中國培養扶持親日派勢力,為再度侵華做準備。
于是,用心險惡的日本想到了一個堪稱歹毒的計劃。
他先是假裝愿意退還賠款,給中國列出了一份詳細的退款方案。
其中不乏有一些資金的用途,日本竟然將心思打到了我國的公司上面,還都是一些日本人在中國的產業。
面對如此方案,我國哪里會看不出日本的狼子野心呢?
所謂的退讓不過就是日本為了蠶食中國,吞并人才的緩兵之計罷了。
在新方案里,日本直接將手伸向了我國的教育領域。
可教育是國之大計,是事關整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一環。對此,中國政府拒不簽訂新方案。
眼看著事情敗露,日本只好就此作罷,庚子退款的事情也就一推再推。
直到1937年,抗戰爆發之后,蔣介石單方面停止了對日本進行賠償,四年后,日本的庚子賠款徹底宣告結束。
總結:
百年已過,《辛丑條約》的恥辱仍在。
時至今日,我們依舊不敢忘:那些葬身于大火中的珍寶,八國聯軍大肆侵華的丑惡嘴臉和那懦弱無能的大清王朝。
好在,今時不同往日,東方沉睡的雄獅早已蘇醒。
但過往的經歷也在告訴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那唯一拒絕退還賠款的國家也終究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