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和兒子兒媳商量,就把自己房子賣了,兒子兒媳的舉動讓我淚崩
“老人多房,不如多幫。”
可有時候,幫錯了人,房也沒了,心也涼了。
我叫趙玉蘭,62歲,喪偶十年,獨自把兒子江晨撫養成人。
為了省下房貸,年輕時我在飯店里洗了十年碗,才在老小區咬牙買下那套兩居室,算是我這一輩子的歸處。
江晨大學畢業后娶了媳婦林雪,在市中心貸款買了新房。
我也樂意,幫他們帶了三年娃,還搬去他們家小住了一陣。
可婆媳終究難處,后來我回了自己的小屋。
心里想著,以后別給孩子添麻煩,自己靠自己就好。
去年秋天,我查出輕微腦梗,住院一周。
那時候沒人陪護,我請了護工,才知道老了,住院真不是件容易事。
出院后我心里開始打鼓:要不把房子賣了,去療養社區換個帶護理的公寓,省得以后還求人。
一拍即合,我聯系中介,花了三個月順利出手。
那天,我帶著銀行到賬的六十多萬坐在陽臺,陽光灑進來,我竟覺得這份決定讓我踏實了。
但一周后,家就炸了鍋。
“你把房賣了?怎么一句招呼都不打?”
兒子摔門進來,媳婦跟在后頭,臉色鐵青。
我怔住:“房子是我名下的啊,我自己住,也沒人管,我就想著……”
林雪冷笑:“那房子不也是晨哥從小長大的家?你這不是賣房,是撕破臉不想留給我們!”
“我留不留,是我的事吧?”我語氣不重,卻換來更大嗓門。
“你留錢住養老院可以!你就不能商量一下?哪怕說一聲,我們也不至于像外人一樣,知道消息還是鄰居說的!”
我不爭不吵,只覺得心口堵得慌。
那晚他們甩門走了,再沒聯系我。
我開始住進了社區公寓,有護士查房、有食堂配餐,每周還有舞蹈和書法課。
我不缺錢、也不求人,可心里空落落的。
直到過年那天,手機一響,是江晨的來電:“媽……我們回來吃頓飯吧,然然總念叨你。”
我哽了一下:“你們真的不嫌我賣了房?”
“是我錯了。”他聲音低下去,“我怕你真老了,也不想留東西給我。可后來我想明白了,那是你的命根子,你活得舒服比啥都重要。”
林雪在電話那頭輕聲說:“媽,我也道歉。我只是怕你以后沒地方住,可你安排得比我們都周到。”
那天晚上我做了三菜一湯,飯桌上久違地熱氣騰騰。
孫子拉著我的手笑:“奶奶這里太好玩兒了,明年我能來住幾天嗎?”
我點頭,心暖得像燉了一晚上的雞湯。
“留金山,不如留順心。”
房子是父母掙回來的,不是兒女理直氣壯要來的。
老人老了,更想掌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果你們把他們的決定全當成“自私”,別怪他們哪天也把親情當成“負擔”。
能替你考慮一輩子的人,不是永遠欠你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