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大量出汗,很多人覺得這是身體在排毒,但汗出得越多,身體內部的氣血和津液消耗得就越快。
氣血不足,津液虧虛,寒濕邪氣就容易找上門。這時候如果貪涼吃冰,反而會讓脾胃受傷,寒濕堆積在體內。
越是天熱,越不能吃冰涼食物,而應選擇溫補生津的水果補充能量。
今天,宏韻中醫邀請到唐永祥主任,給大家分享3個適合夏天吃的水果,補心血、行氣血、益脾氣,合理搭配可護住整個夏天的健康。
櫻桃補心血
櫻桃性質溫和,味道甘甜,能補充心脾所需的氣血。夏季消耗過度導致心脾虛弱時,櫻桃能溫補而不燥熱,輔助生津。
建議每日食用10顆左右。脾胃虛寒者可蒸溫后吃,氣血不足者搭配紅棗、黃芪煮水飲用,飲湯食果效果更好。注意舌紅少津者需減量。
桃子行氣血
桃子性溫帶酸,能推動氣血流動并滋潤干燥。夏季出汗多導致津虧時,桃子的酸味可收斂津液,溫和性質促進氣血循環。
氣血不足的人經常會感到疲憊,臉色發暗,每天吃一顆拳頭大小的鮮桃會有幫助。鮮食時連皮吃能攝取更多養分,或取半只桃肉加少量黃酒蒸熱服用。
桂圓益脾氣
桂圓性質溫潤,長于補益氣血,還能安撫心神,適合體虛乏力、心慌多汗的人。很多人覺得吃桂圓會上火,其實是方法不對。容易腹脹、舌苔厚膩的人要少吃鮮桂圓。
濕熱體質者可與薏米、茯苓同煮避免生痰;體虛汗多者推薦桂圓肉、枸杞、紅茶沸水沖泡代茶飲,午后飲用助提神;或煮桂圓小米粥,溫暖脾胃。
門診案例分享
58歲肖先生,自述飯后胃脘悶脹,怕冷怕涼,容易疲倦,舌苔白滑。辨證為脾胃虛寒,氣血運行受阻。
開方以黨參、白術、茯苓為主:黨參補氣生津,白術健脾化濕,茯苓祛濕利濁,共同溫補中焦。
調理一個多月后反饋,怕冷癥狀緩解,胃部舒適度明顯改善。
夏季吃水果應注意:水果選擇甘溫類,避免寒涼;食用時段建議早晨或午后;三種水果每日總量不宜超過200克;可搭配藿香、紫蘇等煮水同服,平衡溫熱性質。
最后提醒:食療僅作為日常輔助調理,不可代替治療。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具體用藥需要經過專業辨證,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配伍和劑量,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切勿盲目自行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