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節陽氣生發旺盛,進入三伏天,陽氣達到頂峰,正是養陽的好時機。此時合理調理,對孩子益處大。
但需留意,有些孩子此時陽氣浮越在外,內部反而虛寒;有些孩子濕氣過重,阻礙陽氣運行。這會導致孩子精力差、怕冷、大便稀溏、手腳發涼。
孩子正值發育期,陽氣充沛、脾胃健運是基礎。陽氣不足或不通,既影響營養吸收長個子,也干擾睡眠質量。借助初伏天時穩固陽氣,對孩子健康生長很關鍵。
若孩子多汗、煩躁、食欲差,或長期吹空調、愛吃冷飲,可能提示陽氣浮越、脾胃受涼。
今天,邀請到李蘭錚主任,給大家分享一碗湯,性質溫和,能幫助孩子健脾扶陽。
(一)五指毛桃茯苓湯
準備五指毛桃,茯苓,山藥,蓮子,生姜,與排骨一同燉煮成湯。
這碗湯膳能溫和化濕、健運脾胃、輔助穩固體內陽氣,同時不易損耗津液。
脾胃功能是人體陽氣升發與輸布的根本。脾胃健壯,則運化水濕能力增強,濕邪無從停留;陽氣也能更好地收納運轉。
這湯適合日常調理。若孩子情況較重或調理后不見好,及時找醫生辨證更穩妥。
(二)門診案例分享
曾接診一名7歲男孩,本應活力充沛,但精神疲憊,且容易發生感冒。
經了解,孩子平時食欲差,飯后易感腹部脹滿,大便質地粘膩易粘連。晚上睡不安穩,伴有磨牙和翻身踢被現象。
診見舌苔白膩,面部蒼白,手掌冰涼。辨證為脾虛濕盛證。
濕濁困阻不僅妨礙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轉化,進而影響其體格生長基礎;同時也干擾夜間睡眠狀態,這對依賴深度睡眠分泌的生長激素過程產生不良影響。
針對他的情況,調理原則以健運脾胃、祛除濕氣、溫助陽氣為主。
開方:黨參、黃芪、白術益氣健脾,茯苓利濕,肉桂溫煦腎陽。同時配合忌生冷寒涼食物。
調理一個月后,孩子精神狀態明顯好轉,手腳溫暖,感冒次數減少。兩個多月后,孩子身高增長1.8厘米,舌苔也變薄變干凈了。
三伏天到了,為孩子適時燉煮這碗五指毛桃茯苓湯,助力孩子體內陽氣充盛穩固,脾胃功能健運,濕氣順利排除。
最后提醒:中醫辯證講究一人一方,具體的用藥和治療方案應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不可盲目自行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