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過后,暑熱蒸騰,不少高血壓患者發現:頭暈頭痛頻繁發作,晨起時腦袋昏沉如裹濕布,情緒稍激動就面紅耳赤、心慌難靜,甚至夜間失眠多夢 ——這正是夏季血壓 “不安分” 的信號!
中醫認為,夏季血壓波動多與 “陽亢于上、濕熱內蘊” 相關。此時自然界陽氣最盛,人體氣血趨向體表,若本身肝腎陰虛,或過食辛辣、貪涼飲冷,易致肝火隨暑氣上沖,出現 “上實下虛” 之象;加之暑濕困脾,痰濁內生,更會加重血壓升高、頭暈目眩等癥。
夏季調血壓,重在平肝潛陽、清熱化濕。今天,邀請到三甲名醫王清海主任為大家分享一款夏季降壓小方子——清暑降壓飲,幫你安穩度夏。
清暑降壓飲
成分:
天麻、鉤藤(后下)、夏枯草、決明子、茯苓、澤瀉、荷葉、生甘草。
功效:
天麻 + 鉤藤:平肝息風的黃金組合,專克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急躁易怒,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可調節血管張力,平穩降壓。
夏枯草 + 決明子:清瀉肝火的 “滅火器”,夏枯草善清肝膽郁火,決明子潤腸通便助肝火下泄,緩解面紅目赤、口苦便秘。
茯苓 + 澤瀉 + 荷葉:祛濕,茯苓健脾滲濕,澤瀉利水泄濁,荷葉升清降濁,三藥合用驅散暑濕痰濁,改善頭重如裹、舌苔厚膩。
生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防止苦寒藥物傷胃。
適用人群特征:
1??夏季血壓易隨情緒波動,高壓≥140mmHg、低壓≥90mmHg;
2??常感頭暈頭脹、面紅耳赤、急躁易怒;
3??伴有口苦口臭、大便干結、舌苔黃膩。
▲圖片與案例無關,僅供參考
門診案例分享:
48 歲的王先生,高血壓病史 3 年,夏季貪涼常喝冰啤酒、吃麻辣小龍蝦。有一日因開會情緒激動,突然出現眩暈欲仆、頭痛如裂,測血壓 165/105mmHg,伴口苦、便秘、舌紅苔黃。
辨證為 “肝陽上亢兼暑濕內蘊”,予清暑降壓飲加味(加菊花 10g、牛膝 12g)。
服藥 1 劑后,頭痛減輕,大便通暢;連服 3 劑,血壓降至 135/85mmHg,眩暈消失;續服 5 劑鞏固,配合飲食調理(忌辛辣、少冰飲),整個夏季血壓穩定。(每個人體質不同,中醫辨證施治講究一人一方,須在醫生辨證后加減配伍。)
夏季護心腦,3 個細節要牢記
1??忌猛吹空調:室內外溫差≤5℃,避免血管驟冷驟縮;
2??控溫飲冷:冰飲需少量,可飲荷葉茶、綠豆湯替代解暑;
3??午間小憩:11:00-13:00 靜臥 15 分鐘,緩解血壓峰值。
特別提醒:高血壓屬慢性病,中醫講究辨證施治。若出現持續性頭暈、胸悶胸痛,或血壓≥180/110mmHg,需立即就醫,切勿僅依賴食療方!此方需在中醫師指導下根據體質加減,脾胃虛寒者(易腹瀉、怕冷)慎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