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訊(記者 劉桂芳 攝影 曹彤)6月27日、28日兩晚,天津群星劇院2025年天津青年戲劇節“戲夢人生”話劇展演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從《凈土寺》到《紹興會館》,兩部由來自北京的青年戲劇人團隊創作、表演的小劇場話劇,讓天津市群眾藝術館“周末劇場”好戲不斷。
2025年天津青年戲劇節首場演出劇目《新月》。
27日晚上演的《凈土寺》,由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魯奕敏團隊創作表演。該劇以公元757年唐朝的睢陽保衛戰為創作藍本,通過展現睢陽保衛戰中“人吃人”的慘劇,深刻揭示了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復雜掙扎與道德困境,引發觀眾對人性本質的反思。演出結束后,主創團隊與觀眾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大家為來自北京的青年戲劇人送上熱情的掌聲。
“感謝天津觀眾!我們是第一次來天津演出。天津的觀眾太熱情了,而且特別懂戲,看得出來大家都在很認真地感受我們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該劇編劇、導演魯奕敏說。
說到青年戲劇節應該為觀眾帶來什么樣的戲劇,她不假思索地說:“一定是好看的戲,但又不是簡單的好看。我創作話劇的原則是要寫一個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說要提出一個問題,通過戲劇的表現形式呈現給大家。《凈土寺》是以歷史悲劇為背景,批判戰爭的殘酷與弱肉強食的現象,呼吁人們對和平與文明的珍視。同時,通過枉死靈魂的申訴與解脫,探討靈魂救贖與生命尊嚴,傳達堅守正義、良知與人性價值的主題。我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能為天津觀眾帶來更多有品質的戲劇作品。”
昨晚演出的《紹興會館》,主創團隊也來自中央戲劇學院。在天津的這場演出,也是這部原創話劇的全國首演。該劇以小人物阿坤的視角展開,速寫了當時中國社會風起云涌的眾生相,講述了1912年至1919年間,魯迅先生居住在紹興會館并創作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的始末。該劇的表演運用時空交錯、古今對話以及導游和游客兩位現代人對歷史人物的扮演等演劇形式,讓觀眾時而入戲,時而思考與批判。幾句津味十足的臺詞,更讓天津觀眾感覺親切。
“市群藝館‘周末劇場’的演出很精彩,我已經連續看了三場話劇,每一場都是座無虛席,演出非常棒!感謝這些青年戲劇人讓天津觀眾感受到小劇場話劇的魅力。”觀眾張先生說。
作為天津市群眾藝術館“周末劇場”引入的、旨在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演出活動,2025年天津青年戲劇節以“呼喚,戲劇的春天”為主題,由天津戲夢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策劃主辦,天津欣悅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協辦。主辦方負責人史宇航介紹:“戲劇節旨在匯聚全國青年戲劇力量,集中展現當代中國青年戲劇創作的最新成果,打造一個實驗性、年輕態、多元化的藝術展示平臺。這次受邀來津演出的戲劇作品突出人文關懷,也有木偶戲、儺戲等非遺元素。”
來源:天津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