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防部6月宣布投資81億美元推進SSN-AUKUS核潛艇項目,計劃建造12艘新型核攻擊潛艇。
消息一出,不少軍事愛好者疑惑:為何英國寧愿放棄航母擴建也要押注潛艇?是因為潛艇在水下看不到方便英國的“議會老爺”貪錢嗎?
對此,21號特朗普針對伊朗的“午夜重錘行動”給出了答案。
核潛艇的特點,在“午夜重錘”行動中發揮的作用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美軍出動的核潛艇。
改裝后的俄亥俄級核潛艇絕非簡單的導彈發射平臺。它采用模塊化設計,能快速換裝巡航導彈、高超音速武器、反潛設備甚至“虎鯨”無人潛航器。這種靈活性使其既能執行反恐打擊,也能參與大國對抗。
而美軍正在升級其武器庫。現役“戰斧BlockIV”型導彈射程約1600公里,配備抗干擾GPS和雙波段衛星數據鏈,具備中途更改目標能力。
甚至下一代武器更具威脅:測試中的潛射高超音速導彈速度超過5馬赫,傳統防空系統難以攔截;專為打擊地下工事研制的鉆地型導彈也在開發中。
最值得關注的是新式作戰模式。今年2月,美軍“特拉華”號核潛艇成功通過魚雷管發射并回收“黃海鰻”無人潛航器,每次任務可持續10小時。這種潛艇-無人機協同作戰模式,大幅拓展了偵察和打擊范圍。
再回到6月21日的“午夜重錘”行動。
在此次行動中,B-2轟炸機從美國本土飛越兩萬公里實施打擊的壯舉固然震撼,但軍事專家更關注那艘神出鬼沒的核潛艇。
核潛艇具有極強的隱蔽性。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的航行噪音僅有100分貝左右,與海洋背景噪音完美融合。它不需要頻繁上浮換氣,可在水下潛伏數月,蹤跡遠比轟炸機難尋。
作戰時,美軍先用潛艇向著伊朗的地面上的核設施發射導彈分散伊朗防衛隊的注意力,然后B-2投下鉆地彈摧毀伊朗的核設施,提升了打擊效率。
對中國而言,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威脅遠超B-2轟炸機。B-2從本土飛赴西太需長途跋涉,若前置部署又易被衛星發現;而核潛艇可悄無聲息潛入第一島鏈外海,從導彈射程邊緣發起突襲。
一艘俄亥俄級攜帶的154枚導彈,足以同時攻擊空軍基地、港口、指揮中心等關鍵設施。若兩艘組成編隊,308枚導彈的飽和攻擊將考驗任何國家的防空體系。尤其部署高超音速導彈后,其突防能力將成倍提升。
更大的風險在于戰略誤判。潛射高超音速導彈的出水狀態與彈道導彈相似,易被誤判為核攻擊。美軍計劃2028年前為“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配備此類武器,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
中國的反制方法,未來的水戰可能
面對深海威脅,解放軍已構建多層次反潛體系。056A型護衛艦全部強化反潛能力,50余艘該型艦配合新型驅逐艦組成近海反潛網;空軍的高新-6反潛巡邏機配備磁異探測儀和聲吶浮標,監控范圍覆蓋數百公里。
技術創新同樣關鍵。中國科學院團隊研發的量子磁力儀靈敏度比傳統設備高數個量級,可探測潛艇引起的微弱磁場變化;南海海底監測系統能捕捉上千公里外的螺旋槳噪音。這些技術突破大幅壓縮了潛艇的藏身空間。
解放軍的反擊手段也日益完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改進型具備打擊移動艦艇能力;鷹擊-18反艦導彈采用亞超結合模式,末端突防速度達3馬赫。若發現美軍核潛艇蹤跡,這些武器可實施遠程精確反擊。
“午夜重錘”行動揭示現代戰爭規則已變:高調亮相的武器未必是主角,真正致命的往往是看不見的殺招。美軍四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年出動率保持在75%以上,意味著通常有三艘處于戰備狀態,隨時可能出現在全球熱點海域。
未來水下對抗將向智能化發展。美軍正與英澳聯合開發新一代無人潛航器,可在海底潛伏數月,戰時喚醒組網作戰。中國“潛龍”系列深潛器也已具備海底測繪和傳感器布設能力,為反潛作戰提供信息支撐。
但技術優勢不等于戰略主動。美軍核潛艇雖強,卻面臨盟友基地減少、維護成本飆升的困境。每艘俄亥俄級中期大修耗資5億美元,而2025財年美軍艦艇維護預算被削減17%,戰備狀態正受沖擊。
“午夜重錘”行動的影響到現在還沒結束,這是現代軍事上第一次飛機跨越萬里發動的攻擊,也警示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不要小瞧深海下的核潛艇。
全世界的軍事專家也在反復研究衛星圖像,試圖還原那艘俄亥俄級核潛艇的行動軌跡,它何時潛入阿拉伯海?發射后如何撤離?這些問題的答案,關系著西太平洋的安全未來。
雖然現在美國的對華政策有明顯的軟化線下,特朗普也想用前往咱中國進行談判。但特朗普實在太善變了,隨時都有可能再次對華強硬。
而現在美軍四艘巡航導彈核潛艇中,“佐治亞”號已現身中東,“密歇根”號在大西洋巡邏,“俄亥俄”號在船廠維修,而最安靜的“佛羅里達”號行蹤成謎。當五角大樓宣稱“60%潛艇兵力部署印太”時,這片海域的水下博弈已悄然升級。
真正的威脅并不在明面上。B-2轟炸機的光環背后,深海中的核潛艇才是改變戰局的力量。
對中國而言,加強反潛網建設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發展對等威懾,當我們的潛艇也能悄無聲息出現在對手家門口時,戰略天平自會重歸平衡。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深度解析“午夜之錘”行動戰術細節 央視軍事 2025年6月29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