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伊斯蘭教國家,宗教名稱甚至放到了國家名稱之中,即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據統(tǒng)計,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在政治上,世俗權力要受到教法學家的監(jiān)督與引導。然而,歷史上的波斯帝國卻有著自己的獨特信仰,其國教的歷史也十分悠久,不過如今幾乎銷聲匿跡,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宗教產生
在兩千五百年前,也就是中國的春秋早期,一個名叫瑣羅亞斯德創(chuàng)建了一種宗教,即拜火教,也被稱為瑣羅亞斯德教、祆教。從時間上來說,拜火教的產生遠遠早于基督教、伊斯蘭教,與佛教大致相同。關于瑣羅亞斯德這個人的說法很多,普遍認為他出身米底王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后離家宣揚教義,成為拜火教的創(chuàng)始人。
拜火教的信徒們崇拜象征著光明與真理的阿胡拉·馬茲達,他們認為光明與黑暗之間不斷斗爭,最終光明會取得最后的勝利。另外,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拜火教徒往往聚在“圣火”旁,神廟里的“圣火”也一直燃燒著。不過,瑣羅亞斯德在世時期,雖然大力宣揚,但拜火教仍然沒有得到廣泛傳播,直到波斯帝國的出現(xiàn)!
二、成為國教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起兵滅掉米底王國,建立起了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即阿契美尼德王朝。這個王朝的歷代君主都是拜火教的忠實信徒,將其作為國教。大流士一世的銘文中提到,其統(tǒng)治權力“來自阿胡拉·馬茲達的賜予,遵奉阿胡拉·馬茲達的旨意,受到阿胡拉·馬茲達的佑護”。
后來,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波斯帝國被滅,拜火教一度走向衰落。不過到了224年,波斯的薩珊王朝崛起,強化了拜火教的國教地位,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以教治國的政治體制,使拜火教深入波斯人的社會文化生活。與此同時,拜火教向東傳播,經由西域進入中原地區(qū),洛陽、鄴城等地都出現(xiàn)了拜火教的神廟。
三、走向衰微
當時波斯人也沒有料到,薩珊王朝居然成為拜火教最后的光輝時刻。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薩珊王朝不斷遭受打擊,最終在651年被滅掉,其王室成員逃到唐朝。阿拉伯人進入伊朗高原后,他們的信仰也隨之而來。在征服初期,拜火教徒遭到了迫害,神廟被毀,祭司被殺,他們的圣城萊伊、伊斯塔赫爾遭到了破壞。
后來情況雖然有所改變,但異教徒仍然受到歧視,另外阿拉伯人還向信奉拜火教的波斯人征收高額的人丁稅,因此許多波斯人紛紛改信。一段時間后,拜火教的信眾越來越少,伊斯蘭教成為主流,形成了今天的這種情況。現(xiàn)在的伊朗只有極少的拜火教信徒,大約兩三萬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亞茲德地區(qū),不過其“圣火”依舊在燃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