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六月六日曬龍衣,滿城紅綠映云霓。古書堆旁老儒笑,竹篙掛起舊時衣。大家可讀過這首詩,它把這天的情景,描繪的栩栩如生,剎那間,都已經具象化了。農歷六月初六,當盛夏的驕陽炙烤大地,千家萬戶的庭院、曬臺、欄桿上便翻涌起一片斑斕的“紅綠”浪潮。這天便是流傳已久的“晾曬節。
為啥農歷六月六是“晾曬節”呢?
六月六恰逢小暑前后,正是一年中日照最強、氣溫最高的時段。在農村當中,就有農諺提到“六月六,曬蛋熟”。可見這天陽光異常的猛烈,而且此時雨季未遠,濕氣尚存,衣物書籍極易霉蛀,曝曬正是古人應對潮濕的一個方法。
此外,這個節日在民間還流傳著諸多的說法,民間相傳此日為龍王曬鱗之日,百姓效仿晾衣,可沾祥瑞。乾隆南巡遇雨淋濕龍袍、就地晾曬的故事,更讓“曬龍袍”習俗深入人心,“六月六,曬紅綠,不怕蟲咬不怕蛀”也成為了當地的一個民諺。
最后,還有人講,這個節日和唐僧曬經書有關,傳說唐僧取經歸途經書落水,六月初六撈起晾曬,寺廟由此定“曬經節”,經書曝曬可免蟲蠹。
那么這個晾曬節,有什么講究和傳統呢?六月六“晾曬節”,無論有空沒空,提醒:1不收,2不留,3不吃,分別指的是什么?
六月六“晾曬節”:1不收
不收他人的衣物
在晾曬的時候,可能很多都是放在一塊,但是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不是自己的衣物不要去收,尤其是一些被子之類的,另外在晾曬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貼身衣物最好不要放在公共區域晾曬,人們認為暴露隱私易招晦氣,所以應該收于室內陽臺,忌曝于公共視眼之中。
六月六“晾曬節”:2不留
1、 積水
像在農村當中,如果家里出現了積水之類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把它處理掉,不然的話,很容易滋生細菌,還有蟲子蚊子之類的,也會出現繁殖,另外還會導致室內的空氣變得特別糟糕,影響到居住的一個環境。
2、 雜物
晾曬節的本質,也是希望家里的東西,可以不長霉,東西也不要爛掉,所以像家里的一些雜物之類的,這個時候,就要及時的清理干凈,尤其是家中陰暗角落里的一些垃圾,也需清掃通風,防穢氣滯留。
六月六“晾曬節”:3不吃
1、 黑魚
黑魚在農村被視為是“孝魚”,如果這個時候吃的話,容易沖撞“孝道”,其實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是告訴我們,這種魚性熱,很容易助火,本身這天天氣就非常的炎熱,再去吃這樣的魚,非常不利于夏日的一個養生,所以在這天的時候,我們要避免去吃這種魚。
2、 韭菜
這個想必大家就比較清楚了,韭菜是春天的時令菜,這個時候吃韭菜的話,容易傷脾胃,而且韭菜在這個時候本身就已經非常老了,還特別容易塞牙,再加之一股的氣味,還容易引起上火的情況出現,因此要少吃。
3、 腌菜
腌菜的也就是腌制的一個菜,這種菜也不要去吃,此時本身天氣異常的炎熱,這些腌菜就容易壞掉,如果不讓它壞,可能就要放大量的防腐劑,或者是放大量的鹽進去,而高鹽的話,就會加重腎臟的一個負擔,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不要去吃腌菜。
晾曬節的核心雖然是曬,但是從側面也是告訴我們,要順應節氣的一個變化,尤其是高溫潮濕的一個天氣之下,居住環境的干凈整潔,還有飲食上,也是要格外注意的,這樣才能真正適應氣候的變化,人也會更加的舒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