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年5月,問界M9與M8以27,597輛的合計銷量,強勢奪取大型新能源SUV市場53.6%份額。這一里程碑背后,是鴻蒙智行對價格帶的精準切割:
- 問界M9:以50萬+價格段月銷15,481輛,打破BBA壟斷格局;
- 問界M8:32.98萬起售價首月交付12,116輛,34天訂單破8萬創行業紀錄。
雙車形成“M9樹品牌高度,M8拓用戶基數”的協同效應,推動鴻蒙智行前5個月累計交付量達18.2萬臺,同比激增287%。
技術普惠催生規模效應
? 平臺化降本增效
雙車共享三大核心模塊:
- 華為DriveONE電驅平臺:量產成本較一代下降18%;
- 鴻蒙座艙4.0:軟件復用率超80%,第三方應用突破5,000個;
- 寧德時代麒麟電池:通過CTP 3.0技術實現度電成本降低12%。
? 越級配置下放
- M9獨有“光場屏”技術引入M8二排,觀影距離拓展至3米;
- M8全系標配ADS 3.0智駕系統,算法迭代效率提升50%。
賽力斯盈利結構質變
1. 財務指標全面向好
2. 產能爬坡破解交付瓶頸
- 重慶鳳凰工廠產能提升至單月4萬臺,M8/M9交付周期縮短至4周;
- 供應鏈成本優化:一體化壓鑄件應用比例達45%,物流效率提升30%。
3. 資本市場價值重估
- 賽力斯股價年內漲幅超150%,市值突破2,000億元;
- 國泰君安測算:M8+M9全年銷量若達30萬輛,將貢獻凈利潤108億元,占賽力斯總利潤81%。
產業鏈協同放大競爭優勢
1. 華為技術賦能
- 每售出一輛問界車型,華為收取技術授權費約2.5萬元;
- ADS 3.0數據反哺機制:百萬級車隊日均回傳數據超200TB,加速算法迭代。
2. 供應鏈深度綁定
行業競爭下的護城河加固
面對騰勢N9(5月銷4,617輛)、極氪9X(預售中)等競品,問界以三重壁壘應對:
- 生態壁壘:鴻蒙座艙兼容設備數突破4.2億臺,用戶黏性行業第一;
- 成本壁壘:M8零部件通用化率達75%,規模效應攤薄制造成本;
- 技術代差:ADS 3.0城市NCA落地速度領先競品12-18個月。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賽力斯已從代工廠蛻變為技術整合者,問界雙車帶來的現金流反哺,使其研發投入強度升至營收的9.1%,正向循環正在形成。”
未來展望:30%市占率的野望
基于當前增長曲線,兩大關鍵預測:
- 產能規劃:賽力斯第三工廠2026年投產后,年產能將突破70萬輛;
- 利潤目標:中信證券預計,2025年問界雙車毛利率將攀至28%,單車凈利沖擊3.8萬元。
隨著大型新能源SUV市場擴容至150萬輛規模,問界雙車30%市占率目標若達成,將為賽力斯鎖定450億年營收。這場由技術驅動、生態賦能的盈利革命,正在重塑中國汽車產業價值分配邏輯。
免責聲明:圖文源自互聯網或AI,僅為分享行業發展動態,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