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當武漢的“過早文化”正在成為城市旅游的一張名片時,像王勇一樣的美食達人也被時代賦予了新的使命。
王勇在社交平臺上的名字是“老王探店”、“美食達人老王”等,是聲名鵲起于2012年左右,移動互聯網剛剛肇始的“初代網紅”。
“別別別,別叫我網紅,我也不是網紅。”說起自己在武漢美食圈內的名頭,老王似乎不太愿意被冠上“網紅”的名頭。他說,尋味人間十余載,憑的只是心里對美食的那一份熱愛。“說一聲‘達人’,我感覺還受得起。網紅就算了吧!”
作為一名煙火人間的尋味師,老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的日常生活,就是走街串巷尋找武漢本地的新鮮美食——要么正在品嘗美食,要么就在尋思,哪里有美食。
這樣的探店節奏,在兩三年前明顯放緩了下來。“一個原因是武漢的過早文化越來越受歡迎,我也把重心放在了‘小而美’的小吃店。”老王娓娓道來:“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的數據也告訴我們,有濃郁武漢本土文化氣息的小店,更容易獲得流量。”
于是,老王在最近兩年的探店目標主要集中在了藏在市井生活中,最具有人間煙火氣的“過早的店”,又一次收獲了不少關注,粉絲量明顯上漲。
每次有朋友從遠方來,老王都會帶他們去“過個肥早”——吃一碗熱干面,配一個面窩,再來一碗蛋酒,用武漢話來講就是“聽了頭”!
作為初代美食達人里的網紅代表,老王不僅用探店的方式來推薦美食,更以此傳遞武漢餐飲文化、城市文化,也為很多餐飲上下游的企業和從業者提供很多不一樣的幫助。
在去年秋天到今年早春時節的蓮藕季里,老王通過他在社交平臺上的影響力,通過拍攝制作短視頻、視頻直播等方式,為湖北蓮藕及加工產品的持續熱銷助力。這樣的惠農行動也成為老王在美食探店之外,做得最多的事情。
如今,活躍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的老王,依然忙碌在尋店、探店、分享美食的道路上。不過,老王現在的堅持,更多地是希望將武漢的餐飲文化、美食文化,尤其是過早文化傳播得更廣、更深、更有味道。“美食是城市文旅的重要板塊,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也正是我們可以發揮能量的地方。”老王說,在以后的探店生活里,希望能夠為更多來到武漢的人們貢獻更有價值的美食信息,讓更多人因為獨特的美食而愛上武漢,愛上生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