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小腦萎縮后,很多患者會陷入 “肢體逐漸不受控” 的恐懼 —— 走路搖搖晃晃、拿不穩水杯、甚至連簡單的穿衣系扣都變得困難。但別灰心!通過科學的居家康復訓練,這些癥狀完全可以得到緩解和延緩。以下 3 類簡單易行的訓練方法,無需復雜器械,在家就能完成。
第一類:平衡與步態訓練,告別 “走路像踩棉花”
站立不穩是小腦萎縮患者最常見的困擾。可從基礎動作入手:雙腳與肩同寬,扶著椅背或墻壁站立,感受腳掌與地面的接觸,保持 1 分鐘;熟練后嘗試單腳站立,左右交替,每組維持 10 秒,每天 3 組。進階訓練可嘗試 “直線行走”:在地面貼一條膠帶作為直線,腳跟挨著腳尖慢慢行走,能有效改善步態異常。日常上下樓梯時,可手扶扶手,先邁健側腳,再帶動患側腳,反復練習 10-15 次,逐步增強下肢協調性。
第二類: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手部靈活性下降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準備一把黃豆和一個小碗,用拇指和食指將豆子一顆顆捏起放入碗中,每天 3 組,每組 20 次;或用握力球鍛煉手部肌肉,從較軟的材質開始,逐漸增加阻力。此外,可模擬日常動作,如練習扣紐扣、拉拉鏈、擰瓶蓋,從大號紐扣、寬松拉鏈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恢復對細微動作的控制力。
第三類:語言與吞咽訓練,讓交流更順暢
部分患者會出現說話含糊、吞咽困難的情況。語言訓練可從基礎發音開始,對著鏡子練習 “啊、哦、咦” 等單音節發音,觀察口型并延長發音時長;進階到朗讀詞語、短句,注意放慢語速,清晰吐字。吞咽訓練方面,進食時選擇糊狀食物,如米糊、土豆泥,避免流質或干硬食物;進食時頭部微微前傾,每次吞咽后喝一小口水,幫助食物順利進入食道。
這些訓練方法看似簡單,卻需要長期堅持。48 歲的周先生確診后堅持每天訓練 1 小時,3 個月后不僅走路更穩,還能獨立完成簡單家務。記住:小腦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只要行動起來,就能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