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國中東部正在經歷入夏后最強高溫過程。未來一周,高溫將陸續覆蓋華北南部、黃淮至江南、華南大片區域,且強度加強,部分地區高溫天天可見,暑熱或貫穿全天。
這兩天,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中國氣象局也連續發布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提醒公眾要避開高溫時段外出,減少戶外活動,保證充足飲水。那么,什么是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它與常規高溫預警有哪些不同呢?
高溫健康風險預警 高溫預警
有區別
高溫預警是氣象預警
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
反映了溫度升高可能導致的疾病風險
更加側重表征高溫對健康的影響
預警分為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
高風險和極高風險5個風險等級
較高風險、高風險和極高風險
面向公眾發布
在7月2日發布的預警中,
- 華北南部、黃淮、江淮、內蒙古、新疆等地高溫健康風險較高,為黃色預警。
- 江蘇、山東、河南、安徽、黑龍江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健康風險高,為橙色預警。
- 其中,江蘇北部、山東中東部、河南東部、安徽北部、黑龍江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健康風險極高,為紅色預警。
建議高溫健康風險高的地區公眾不要在高溫時段外出,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多汗、心悸、皮膚灼熱等不適癥狀,應及時使用解暑藥品,嚴重時立即就醫,警惕熱射病的發生。
男子中暑
及時向附近消防救援站求助
近日
安徽一男子在駕駛三輪車行駛時
突感不適
直接來到了附近消防救援站進行求助
該男子進入消防救援站后立即倒地
表示自己可能中暑了
值班員為男子掀起上衣
采取物理降溫措施
醫護人員抵達現場后
初步判斷該男子為中暑
并立即將他送往醫院
接受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目前,該男子已康復出院
女子泡澡引發熱射病
及時發現很關鍵
近日
江蘇常州的醫院
陸續救治了多起熱射病患者
71歲的楊女士
因為高溫天氣下
在家用艾葉泡澡時陷入昏迷
被家人送醫后診斷為熱射病
72歲的陳女士在高溫下
騎著電動車出門突然暈厥
被路人緊急送醫后
同樣被診斷為熱射病
醫生提醒
夏季在活動時一定要謹慎
生活中很多場景
都可能會引發這種嚴重的病癥
醫生介紹
熱射病是因高溫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失效
體內熱量過度蓄積引發的致命性疾病
常見于長時間暴露于
高溫高濕環境、劇烈運動
脫水或存在基礎疾病的人群
其發生與外部環境
身體狀態及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需及時識別和干預
多種表現可判斷是否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
如何快速判斷自己或他人
是否中暑或已經引發熱射病了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 崇巍:若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暴露30分鐘以上,出現頭暈、口渴、乏力這些先兆癥狀,伴隨體溫升高到38℃以上,皮膚灼熱,意識模糊等表現,這就確定是中暑。一旦發現有人中暑,首先要將患者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轉移至通風陰涼處。
中暑癥狀進一步發展
還可能引發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為體溫高于40℃
意識模糊、無汗、抽搐、心率過快等
此時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到陰涼處
用冷水擦拭、冰敷頸部、腋窩、腹股溝
并補充含鹽水分
同時盡快送醫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