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為啥非死不可?葬花吟第一句非同小可:黛玉將死無葬身之地
紅樓十二位金釵中,很少有善終的。比如林黛玉,從入世開始,就注定是淚盡而亡。
都說先定死,后定生。
林黛玉的結局,為什么注定不能壽終正寢?
她的結局到底有多慘,答案就藏在《葬花吟》的第一句里:你絕對想不到,仙人之姿的林妹妹,死后的下場,讓人不忍卒看……
這期來分析黛玉葬花。
葬花即是葬人
紅迷都知道,大觀園里的每個女孩都是一朵花。
所謂葬花,實際是葬人。
在追求好彩頭的中國人眼中,黛玉葬花,很另類,很喪。
不求甚解的網友,認為黛玉很掃興,無病呻吟,一身公主病。
黛玉真是沒事找事,為賦新詞強說愁嗎?
掃興人?
第27回黛玉葬花時,大觀園里并沒有衰敗的跡象。
相反,當時元春剛剛封妃,賈家就像煥發了第二春,全家歡欣鼓舞。
作為新貴元春的省親別墅,大觀園里,當然更是一番歌舞升平的蒸騰景象。
恰逢花神節,女孩們都花枝招展,像鮮花吐蕊,綠草刷漆,到處是一片喜氣洋洋。
原文形容女孩們的風采十分傳神——“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然而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黛玉卻在花冢葬花,邊哭邊吟唱自己的詩作——《葬花吟》。
“紅消香斷有誰憐”,“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整首《葬花吟》,籠罩著死亡和頹喪的氣息。
明明好好的,繁花似錦,黛玉為啥卻發出最暮氣的悲歌。
網友簡直不知道黛玉在哭什么?這就是為啥網友總愛給黛玉貼上無病呻吟的標簽。
然而只是表面,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洞察到危機。
比如秦可卿早就警告:“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拿‘盛筵不散’的俗語。”
當你真的了解黛玉的使命,才能懂得,黛玉此刻面臨的危機,是她整個人生中最兇險的時刻!
葬花之后,黛玉的悲劇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黛玉此后的人生,都是茍且!
觸目驚心的“花兒”
黛玉到底觸摸到什么樣的危機,讓她想到死葬?想到墳冢?
你看《葬花吟》第一句寫的是什么?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葬花吟》第一句,乍一看,不是花,就是香,誰能想到,這句最溫柔的詩,隱藏著黛玉的死亡訊息?甚至隱含著四大家族傾覆的秘密?
邪惡的花兒
“花”,是美好,是生命,生機,明媚。
所以花謝花飛有什么不好?花瓣翻滾環繞,難道不是很浪漫嗎?
但注意,不是所有的花兒,都是美好的。
比如食人花,曼陀羅,罌粟花,也是花兒啊,它們美嗎?
不僅不美,反而很邪惡,甚至有毒啊!
寶釵就是一個美女蛇!老鼠精!薛家就是一窩耗子精啊!
自從薛家來到榮府,就把寶玉勾去了魂魄。讓寶玉變成個糊涂蛋。不分好花,惡花,來者不拒!
梨香院:很臟。
黛玉寫葬花吟時,實際是她內心全面崩潰了。
那么為啥寶釵和黛玉幾次交手,黛玉都愈挫愈勇,絕不后退。
為啥在27回,突然黛玉就全面崩潰了呢?
全都是因為寶玉啊!
梨香院
寶釵還住在梨香院時期,黛玉對薛家,一直占據著上風。
為啥?
因為賈家人知道薛家女子不是良家女子。寶玉其實也知道!
薛家打入寶玉身邊,其實并非一帆風順。
薛家初來時,賈政是非常防備薛家的,他安排薛家住梨香院,根本不是歡迎薛家。
而是為了把薛家隔離在榮府內宅之外!
梨香院,其實就是賈公養戲子的地方。
古代戲子,和青樓女子是劃等號的。
這樣的地方,是絕不能和內宅連成一片,互通有無的。
所以你會發現,薛家在梨香院住時,通常是寶玉頻繁到薛家打卡。很少見寶釵在榮府宅內活動。
不是寶釵不想進內宅,而是她根本進不去。
“若從上房后角門過去,又恐遇見別事纏繞,再或可巧遇見他父親,更為不妥,寧可繞遠路罷了……仍出二門去了……誰知到了穿堂,便往東、向北,繞廳后而去……”
這是寶玉想盡辦法,去梨香院的路徑。有兩條路。我分別用綠色和紅色標出來了。
請注意:這兩條路,也是寶釵要進入榮府內宅,必經之路!
綠色標出的路,路近,但是得經過賈政的視線!
這說明,賈政是不同意寶玉親近薛家,親近寶釵的。所以寶玉才寧肯走遠路,也要避開賈政。
紅色的路,也有障礙。不僅遠,還得出二門。
古代二門,是內宅和外宅的分界線,二門內是女性、內眷的活動區域。
二門外,就是男性活動區域了!
所以寶玉出了二門,就碰見了詹光、單聘仁等一幫清客。
而寶釵作為一個女子,是不能行走到二門外的。
也就是說,寶釵這兩條路,根本都不便走,所以堵塞了她進入榮府內宅的路!
這就是為啥薛姨媽費盡心機,要往榮府女眷中送花的原因:我進不來,寶玉可以去啊,這實際是一種勾引哦。
賈政,其實就是寶釵不便進入內宅的障礙,這說明,賈政不喜歡薛家,也不喜歡寶釵!
因為薛家女子,名聲很差,等同戲子!很臟。
寶玉:梨香院是玩物。
薛家是什么人家,寶玉一開始是門清的。
寶玉有次教訓賈環,把薛家比成可以把玩的玩物,其實在他心里,是知道寶釵是什么身份的。
正因為賈政和寶玉,包括詹光、單聘人這些清客,包括下人婆子,都知道薛家的身份,知道寶釵是低賤的女子,所以黛玉犯不上崩潰。
防線崩了
但是到第27回就不同了。形式急轉直下。
27回,剛剛發生了黛玉被拒怡紅院,和滴翠亭寶釵撲蝶兩個事件。
對黛玉都很不利。
這兩個事件,看似都是小事,但代入黛玉的使命,就完全不同。
黛玉被拒之門外,起因是寶釵天天打卡怡紅院,讓晴雯等人十分不滿。
以至于黛玉來敲門,晴雯聽見裝聽不見,黛玉吃了閉門羹。
這件小事,背后卻是寶釵這朵惡花的到來,連累了大觀園里所有女子。
黛玉這位花神,被人認為和寶釵這朵惡花一樣,不分彼此,一同臟臭了。
再說滴翠亭撲蝶,寶釵偷聽紅玉私傳信物,轉身把偷聽這種低賤的行為,轉嫁給黛玉。
把黛玉這位花神,和寶釵這朵惡花放在一起,外人早已分不清哪朵是好花,哪朵是惡花了。
這就是“花謝花飛飛滿天”的真實含義,就是黛玉和寶釵這種低賤的女子在一起,一同飛上天,不分彼此,一同變得低賤。
所以黛玉在葬花吟整首詩中,一再出現表明清白的詩句: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如污掉陷溝渠”,“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眼風流!”
《葬花吟》,實際是黛玉不愿和寶釵這樣的女子同流合污,不要和惡花一同飛滿天,寧愿死,也要死的干凈的決心!
黛玉的葬花吟,表明的是以死明志的決心。
如果不是寶玉恰好出現,恐怕葬花吟后,黛玉早早就死了。
但是黛玉終究沒死,因為寶玉偷聽了黛玉的葬花吟,向她表露真心。
“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寶姐姐、鳳姐姐的放在心坎兒上……”
所謂真心,其實就是寶玉長出了一雙慧眼,能夠識別惡花的慧眼,能辨真假的慧眼!
黛玉的使命,就是來讓寶玉開明辨真假的慧眼的啊!
所以,黛玉聽了寶玉吐露心聲,瞬間把愁緒拋在九霄云外了。
“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將昨晚的事都忘在九霄云外了。”
葬花吟事件雖然結束了,但此事的后遺癥非常大。
寶玉最大的毛病,就是糊涂,不分什么花兒,不分什么人,是花就想嗅,是女孩就喜愛。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寶玉會繼續沉淪真假,好女和惡女間。
末世的紅樓,更加不會分辨黛玉和寶釵,誰真誰假,把黛玉和寶釵一并歸入浪蕩女子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黛玉最終的結局,還是被寶釵的惡名所連累,她死后,照應了葬花吟的這句詩,最終的歸宿是死無葬身之地,這是《葬花吟》對黛玉最后的讖語,凄慘之極。
黛玉為寶玉,可謂粉身碎骨,再造之恩……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