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些能說會道的小孩,很多家長都感到非常的羨慕,假如說為什么別人的孩子情商那么高,自己的孩子話都說不明白,其實家長忽略了一個問題,三歲之前是一個培養情商非常重要的階段,如果你能抓住這個時期的話,就可以讓孩子擁有滿滿的安全感,同時也變得更加共情,或者說媽媽我愛你,媽媽辛苦了。
很多父母就是因為不會教育孩子才埋沒了不少天才,比如那個在小區里能背100首唐詩的神童,不管走到哪里都被爺爺奶奶圍繞著夸獎他,這個小孩其實情商很低,他到了陌生的環境就會藏起來,而且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把所有東西推倒,反而另外一個小孩,雖然不會背唐詩,但他成了小區的孩子王。
很多人關于聰明的定義就是這個人的智商很高,這個人能考上好的大學,實際上那些在沖突當中主動輸出,我們一起玩,能夠成為小區孩子王,他們長大之后在職場的晉升機會是更多的,因為他們的情商確實很高,能忍其他所不忍。
在孩子出生之后6個月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去培養孩子的情商,千萬不要覺得只是個小嬰兒無所謂,要學會細聲慢語的跟孩子說話。到了一歲半的時候,孩子就開始丫丫學語了,或者說爸爸媽媽這樣的話,那做家長的就要學會翻譯孩子哭鬧的聲音是什么意思。到兩歲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很強的共情能力,他們會覺得小熊很疼,覺得媽媽很辛苦。到三歲的時候,孩子就學會解決沖突了,所以一定要抓住三歲之前的機會,培養孩子的情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