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作為科技發展的“引擎”,軟件工程通過系統化設計與開發軟件,整合硬件與算法,支撐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落地。它優化系統效率,降低開發成本,推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以邏輯架構賦能創新,是科技從理論邁向應用的關鍵紐帶。軟件工程專業作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正吸引著越來越多有志于投身數字時代的學子。
在武漢·中國光谷的核心地帶,有一所高校的軟件工程專業,憑借其獨特的華為認證工程師培養體系、深度產教融合的辦學特色以及令人矚目的就業升學成果,成為華中地區培養高端ICT人才的沃土,它就是——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作為華中地區唯一以ICT為特色命名的本科高校,學院始終站在行業發展的前沿。2023年,學院與華為生態合作伙伴訊方技術攜手共建"華為認證精英工程師班",2024年成功獲批"優選級華為ICT學院",這一戰略舉措為學生打開了與國際前沿技術接軌的大門。和企業的深度合作,為軟件工程專業的發展賦予了更加優質的資源。
在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優質的師資和完善的實踐平臺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石。計算機教研室16名專職教師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100%擁有碩士以上學歷,更有6名華為認證講師駐校授課,將行業最新技術和實戰經驗融入課堂。
與此同時,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構建了多元化的實踐教學矩陣:1個國家級實習實訓基地、10余個校外實訓基地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創新工場、羅克韋爾實驗教學中心等5大專業實驗室,配備華為云平臺、鴻蒙開發套件等前沿設備,讓學生在校園里就能接觸到行業一線的技術環境。
以賽促學的培養模式更是成果斐然。通過實驗室與實訓基地持續提升學生的實踐及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成效,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屢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批準,并在“挑戰杯”、“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藍橋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等賽事中屢獲國家級和省級獎項,充分展現了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創新能力。
近三年來,軟件工程專業整體就業率超90%,80%的畢業生進入IT行業,越來越多的學生入職阿里科技、騰訊科技、贏時勝、漢得科技等知名企業,2023屆更有學生成功考取武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名校研究生,實現了就業質量和升學層次的雙提升。
一個國家的軟件產業發展水平,決定了其信息產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在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力。當前,我國軟件產業的迅速發展受到高級人才匱乏的制約,這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瓶頸問題。在我國,軟件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但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中,軟件工程方向的人才仍然十分稀缺,尤其是高水平的軟件工程人才更為緊缺。如何快速培養出符合信息產業需求的高質量軟件工程人才,已經成為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當務之急。
在緊迫的信息化建設任務中,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以前瞻性的目光,不斷為軟件工程的發展貢獻力量。從接軌國際的技術平臺、經驗豐富的雙師團隊,到貼近實戰的課程體系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這里一直以前沿的資源、先進的技術、開放的姿態、創新的理念,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