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發蓮園三批次認購開始了,戶型涵蓋建筑面積約100㎡的3房、143㎡的改善4房以及備受矚目的193㎡5房,填補了周圍社區空間供給的“大戶型”空白。
不過,浦發蓮園的入市,并不單純是一個新樓盤的誕生,也不僅僅是對周邊住房結構的補充,更是其所在的浦東新區北蔡鎮城中村“后改造時代”的新成果,標志著當地持續多年的“城市更新”出形象。
老集鎮上建起首個商品房
20世紀90年代,市政府實施百萬市民大動遷。4萬人從內環線動遷至浦東內環與中環之間的北蔡,大量農村地區快速城鎮化,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個被包圍在動遷房中的“城中村”。
因此,北蔡作為居住社區,最早為人熟知的,就是擁有大批動遷房源。直到新世紀以來大華集團入場進行主力開發,建設了大華錦繡華城十幾個街區,以及2023年熱銷的大戶型產品大華錦宸府,北蔡在房地產市場,總算“支棱”起來了。
不過,今天的北蔡伴隨連年來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已進入新一輪的快速變革期。
2024年8月,北蔡鎮啟動鎮域范圍內最后一輪城中村成片征收,至此,20余年北蔡鎮域范圍內所有城中村成片區域集體土地居民征收全面完成。同步出讓的地塊以居住生活、商業商辦、產業功能為主,是北蔡鎮打造高品質現代城鎮的重點區域。
此次入市的浦發蓮園,前身就是幾年前剛剛完成征收的北蔡老集鎮地塊。它和人們熟悉的大華片區,在區域位置關系上是一西一東。大華片區在北蔡西側,北蔡南側還有南新和綠川兩個片區。其中,南新片區整體上是以20世紀90年代的老公房為主,綠川社區的房齡較新。而滬南路東側,則還有蓮溪和鵬海兩個片區。浦發蓮園就位于蓮溪片區。
老集鎮城市更新后,由上海浦發御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浦發蓮園成為地塊上首個商品房。上海浦發御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德偉介紹,目前區域內所涉的15個地塊,僅浦發蓮園開工,預計2027年交付。此外還有多幅商品房地塊、商業地塊等,預計在未來5年內陸續完成摘地。建成后,老集鎮地區將會形成5座商品房社區、4座商業、1所體育場館、一所幼兒園等包含在內的城市居住新空間。
城市更新規劃示意圖
新建項目融入煙火社區
記者看到,因浦發蓮園區域位置位于內中環之間,緊鄰內環高架和中環路,北部是花木、世紀公園等浦東主打品質的高端居住區,南部是御橋,西面緊鄰世博、楊思,東邊是張江高科技園區。
與此同時,板塊內有2/7/13/16/18號線共5條地鐵線貫穿。因此在銷售期間,普遍面向的是本地改善型的客群,以及周邊金橋、張江等產業園區通勤客群。
與許多城市更新項目不同,浦發蓮園除了北面和西面尚有一部分“城中村”改造后的待開發地塊,周邊其他方位的建設已十分成熟。附近住宅較多,底商齊全。公共配套設施方面,周邊有北蔡幼兒園、北蔡鎮中心小學,以及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北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
在浦發蓮園開發過程中,還特別對周邊的商業業態進行了調整翻新。范德偉介紹,因項目主入口的對面就是一排符合周邊居民的底商,有菜場、便利店、五金店等等。但考慮到周邊現有居民平均年齡較大,而浦發蓮園項目購買客群普遍還是青中年群體,因此上海浦發御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對正對項目入口的200米街區進行了全新改造,并導入了一批咖啡館、輕餐飲等符合入住人群消費特征的業態,既保留了原始街區的煙火氣風貌,又增添了現代性。
此次建設因是城市更新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需要保護保留的點位和裝置。其中涉及到四棟老建筑和兩棵古樹。“通過符合保護要求的開發方式,我們將兩棵古樹周邊進行了因地制宜的設計,確保在不影響古樹生長的情況下,將它們變成項目的景觀。針對四棟老建筑,盡管不屬于掛牌的歷史保護建筑,但因體現了浦東傳統民居的裝飾風格,我們也對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的重點構件進行拆除,未來將平移到一幅商業地塊,為商業體增加歷史底蘊。”范德偉說。
浦發蓮園實景圖
原標題:《北蔡老集鎮動遷改造后,首個商品房建起,老鎮新空間出形象》
欄目主編:茅冠雋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杜晨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