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胡玉梅/文 錢念秋/攝 視頻)“九月十日是中秋,請來我家看月亮,管飯!”“我九十八了,活該請您來萬荷堂喝一杯”“我今天99歲了,請來我家吃頓飯,喝杯酒,玩玩”……從湘西少年到享譽藝壇的藝術家,黃永玉用一生詮釋“新上任的老人”對世界的無盡好奇。
近日,《如此漫長·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展,160余件精品,珍貴手稿、出版物和文獻檔案,帶領觀眾走進他筆下濃烈恣肆的藝術世界,感受他對日常與往昔的獨特視角。
走進展廳,一幅《揚州慢》映入眼簾。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社會服務部社教專員吳業丹介紹,2023年,時年99歲的黃永玉先生以洋洋灑灑766字的《揚州慢》贈給博物館。這幅作品悄然藏入了他古巷淘書的童趣與對二十四橋的綿長牽念。他在致謝信中慨嘆:“我多想多想來揚州看鬧熱,可惜實在衰老不堪,遺憾至極。人生有太多快樂和遺憾,此其中之一……”
展廳中的每一幅作品看起來都充滿了詼諧幽默感。不管是生肖題材還是花,都充滿了生活的睿智。
從最出名的猴票到憨態可掬的老虎、兔子,再到他最喜歡的老鼠,黃永玉筆下的“生肖題材”既是承載千年文明的文化基因,又是張揚著現代藝術精神的個性宣言。展廳中一組老鼠題材的作品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一張老鼠掉進米缸里的畫面,他配文“老鼠掉進米缸當然是福氣,吃飽之后問題是怎么回去?”老鼠夫妻結婚,配文是“忘記問你,睡覺打不打呼嚕?”現實生活中,他自比老鼠,說老鼠餓不死,他的畫把老鼠的狡黠、牛的倔強畫成幽默的預言。
除了生肖,花是黃永玉藝術世界的重要符號,尤其是荷花與水仙,承載著他對生命韻律的獨特感悟。他被譽為“荷癡”,不僅因筆下千姿百態的荷影,更因其在水墨世界中大膽突破傳統,以濃墨塑造留白空間,使荷花在深沉與靈動之間展現勃勃生機。
而水仙,則是他筆下的另一種詩意表達。他以簡練線條勾勒出空靈之美,借助留白延續東方文人的典雅風骨。水仙的清逸,與荷花的厚重形成鮮明對比,共同構建了他作品中的“入世”與“超脫”雙重維度,折射出藝術與生命的共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