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春節前夕,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萬里,驅車再次來到了鳳陽的小崗生產隊。他每家每戶都走了,看到所有家庭,能裝糧食的工具都已經裝滿的時候,心中的喜悅溢于言表。
可是,各家各戶洋溢在臉上的喜悅卻是有些勉強的。萬里細問究竟時,有膽大的才說出了心里話,說現在小崗生產隊的包干到戶,被有人說成了是開歷史的倒車,今年收成很好,包不準明年就不讓這么干了,擔憂都寫在了臉上。
萬里聽后,陷入了沉思。不一會兒,對生產隊說,以前搞大呼隆把農民搞苦了,現在終于能吃飽了,形勢也越來越好,我支持你們。此時,生產隊的同志都激動地鼓起了掌,看到大家眼里的光芒,萬里突然覺得身上增加了很多責任。
為了消除大家的顧慮,他又大聲地說:“地委能批準你們干三年,我批準你們干五年。只要能多打糧,對國家多貢獻,對集體能多提留,社員能改善生活,干一輩子也不算開倒車。誰要說你們開倒車,這場官司由我跟他去打了。”
這話一出,大伙的心里有底了。在萬里離開這里的時候,全生產隊的人都來送他,一直等萬里的車走遠看不見了,大家這才散去。
然而,小崗生產隊的人是放心了。但是,萬里回到縣里以后,在與大家討論當前形勢時,很多人對他今天所講的話則表達了擔心,有人對他說,目前安徽的生產形式,已經與中央的文件精神相悖了。
有人甚至不無擔心地說,現在包干到戶步子邁得這么大,誰都保不準將來要發生什么,中央的態度是什么。大家紛紛建議萬里,可不要為包產到戶犯錯誤,并說他歲數大了,再經不起戴高帽子、坐飛機了。
很顯然,大家都知道在動蕩的年代里,萬里遭遇了嚴重的挫折,吃了很多苦,被戴“高帽子”、“坐飛機”……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了,他當然也知道這其中的滋味,更知道國家的政策形勢。
可他覺得,他是省委書記,他要為老百姓的死活負責,連肚子都吃不飽,這個時候還談什么政策允許不允許嗎?
正如兩個月前,他在省軍區的大會上講得那樣:“革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我們衡量各種勞動組織形式、計酬方法好壞,只能有一個標準,就是看它是否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應該調查研究,尊重群眾自己的選擇,并正確地加以引導。”
他堅信,堅持土地所有歸公,把土地包給農戶,這并沒有違反原則,也不是搞資本主義,實際上就是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這樣一來,群眾的收入就會越來越多,改善生活的速度就會越來快的……
因此,在眾人勸過他之后,萬里意味深長地講,現在老百姓對包干到戶認可,那就放手讓他們去干吧,地分到自己的頭上,大家有決心能種出好莊稼,能填飽肚子,這就是好事。
可即便是萬里這樣講,還是有人不認可,再次提醒說這要是追究下來,大家都是吃不了兜著走。這時,萬里發怒了,直接說:“不管哪一級領導,再也不要給群眾念緊箍咒了!”
大家頓時都不吱聲了。因為誰都知道,萬里身上背負的壓力比誰都大,比誰都擔心。可是,老百姓要這樣搞,知道這樣搞有好處,而且經過論證這是科學的,他就得硬著頭皮頂著……
而事實證明,萬里決策包干到戶是正確的。到1984年底,全國99%的生產隊實行了包干到戶。僅僅1984年這一年,全國的糧食產量達8000億斤。
按照當時我國人口總數來算,人均達到了驚人的800斤,這就預示著,我們的糧食產量,已經接近世界人均水平。當年,國務院便向世界糧農組織宣布,我國已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