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第55屆巴黎航展展示了歐洲防務建設的豐碩成果,但歐洲多國對防務建設的“焦慮”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歐洲人自己手里的這幾個軍機平臺上,這種焦慮體現得尤為充分。不少歐洲國家已經在直面這種挑戰,并開始改變。
印度加入,“陣風”不再是純法國產
巴黎航展上,歐洲戰斗機公司對外透露了“臺風”戰斗機產能提高計劃,從目前的年產14架“臺風”,到未來三年內的年產20架,再到年產30架的遠期目標。而“雙風”的另一“風”亦如此。
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斗機產能已在近年隨著海外訂單的升溫而逐步提升。2023年,達索航空交付了13架“陣風”,2024年已增至21架,2025年的目標是25架。
而在巴黎航展前夕的6月初,達索公司宣布與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塔塔先進系統有限公司(TASL)簽署4項生產轉讓協議。這標志著“陣風”戰斗機的機身段將首次在法國境外生產,預計從2028財年開始TASL將向達索每月交付多達2架完整的機身段。
達索決定將印度定位為“陣風”戰斗機機身生產的重要基地,不單單是因印度“陣風”戰斗機訂單中已寫明達索方面要盡“貿易抵消”的義務,更是在于達索的“陣風”產能提高計劃中的確需要印度的助力,需要印度企業融入到達索的生產網絡中,以補強法國本土的“陣風”供應鏈。
在與印度TASL達成協議之前,“陣風”完全是法國本土制造,生產網絡遍布法國各地生產,最終的總裝線是設在在波爾多附近的梅里尼亞克。
不過,達索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陣風”戰斗機的積壓訂單量為220架,其中本國訂單56架,出口訂單164架。并且,達索認為這一數字還會持續增加,特別是預計印度海軍會采購更多“陣風”M艦載機。所以,今年以來達索對外透露的產能目標是,每月交付量要從2架增到3架,再進一步達到4架,以及有望達到5架的水平,以應對潛在的更大規模訂單。
對于這個增產計劃,達索也表示,每一階段的產能提升都需要花費大約兩年的時間。那么,按照目前達索的產能計劃來簡單推算,現在用戶國在與達索公司簽署“陣風”訂單后,要等上三年五載才能提貨首架“陣風”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不可或缺的A330MRTT和A400M
這一次的歐洲“再武裝”,對歐洲空軍來說,必須補上空中加油能力嚴重不足的短板。由此,歐洲的A330多用途加油運輸機(MRTT)需求激增。“目前已獲得來自17家客戶的84架訂單,占據了美國以外新一代加油機市場的90%”。也因此,空客在本屆巴黎航展上宣布,A330MRTT產能將從每年5架增加到6架,并有望進一步提高至8架。
同時,空客已啟動A330MRTT升級計劃,即A330MRTT+,它將基于空客的A330neo機體平臺,其升級的發動機將給A330MRTT+帶來更高的燃油效率、更遠航程,首架機計劃在2028年底下線。
A330MRTT的多用途體現在空中加油、戰略空運和醫療后送等能力,它的最大燃油載油量可達111噸,在運輸任務中它可運送300名士兵或45噸的有效載荷。
不過,該產能提高計劃依舊受制于現實條件。空客是在西班牙馬德里南部的赫塔費工廠將法國圖盧茲總裝下線的A330客機改裝為A330MRTT。因此這一增產計劃必須考慮赫塔費是否還有足夠的廠房、產線來提高產量,或者在此新建廠房,還是在此之外再建一條改裝線。
這無疑都需要投資和時間,不論是工廠設施建設、生產設備引進與調試,人員的招募與培訓等。
本屆巴黎航展期間,空客宣布的向法國空天軍交付了第13架A330 MRTT。
同樣,產能與升級改型,也是空客的另一個“大塊頭”軍機A400M運輸機的關鍵詞。空客稱,到2029年A400M的產量將穩定在每年8架的最佳水平,它的有效載荷能力有望從37噸提升到40噸。而在功能的增強方面,A400M已經完成測試的消防套件,此舉正契合當前歐洲地區在森林消防上的需求;巴黎航展上A400M宣傳片中還有著,它在互聯互通的“作戰云”中充當通信樞紐,向其他機載和地面系統分發信息;宣傳片中它可作為無人機的母機(空射平臺),從空中投放大量小型無人機,對敵發起飽和攻擊,以及A400M同樣可化身為空中加油機。
MMF項目的A330 MRTT和A400M,是歐洲防務合作、集體防御的代表。
加深防務合作,醞釀新作戰樣式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巴黎航展上A330MRTT的2架訂單是北約支持和采購局(NSPA)簽署的,訂單歸屬于多國多用途加油運輸機機隊(MMF)項目。
該項目啟動于2016年,最初是由荷蘭和盧森堡發起,而后有著挪威、德國、比利時、捷克、瑞典和丹麥的加入。MMF項目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國家的“拼單”,團購A330MRTT后聯合運營這些大型加油機,以節省成本、經濟高效。
MMF項目不失是一種創新性解決方案,是“拼單”“拼好機”。在聯合運營中,項目細則上允許任何成員國將其份額內用不完的飛行小時數出售給他國。
算上最新的2架訂單,目前MMF項目的A330MRTT規模已達12架。這種團購+聯營的模式,被歐洲媒體稱為,是歐洲防務合作的典范,帶來了武器裝備的高通用性、互操作性和成本效益,彰顯了歐洲對集體防御和戰略自主的承諾。而MMF項目的A330規模不斷增加、不斷增加的項目國(新進加入的瑞典和丹麥),凸顯的是歐洲各國空軍對新作戰樣式的尋求與重視。
A330MRTT對于歐洲國家來說不只是一款加油機,也是歐洲稀缺的戰略運輸能力的有利補充。空客方面預測,在目前的訂單基礎上,歐洲地區可能還需要10到20架該機,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需求也同樣巨大。
A400M的電子戰型的模型。若其從模型走到現實,也算是歐洲軍用航空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新作戰樣式的一個代表就是“敏捷作戰”理念,歐洲空軍開始看重更加快速、分散地、廣泛地部署,此時空中加油機就成為構建起支撐戰斗機作戰的后勤鏈中的尤為關鍵一環。同樣,折射著歐洲新作戰樣式、新理念的還有A400M的功能擴展、計劃中的新改型——電子戰型。幾年前,曾有A400M的電子戰型的模型在展會上的展出,而今空客再提這種能力。假若成型,它又將是歐洲的“首次”,首次改裝戰術運輸機用于電子戰任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