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韓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報告,現代和起亞兩大本土巨頭銷量下滑,而中國芯片品牌在韓國市場份額突破15%。
這讓韓國網友極為難受,為什么我們韓國人制造的車居然裝了中國芯。
10年前,韓國人說要在2030年全面禁止燃油車的使用,一定要引領全世界電動化浪潮。
但10年后的現在,韓國車企卻深陷電芯荒,30%關鍵零部件依賴中國進口。
以至于韓國汽車圈都有這樣的說法:想拆解發動機不難,可要拆掉供應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搞笑的是,韓國居然放棄了天大地大他們家最大的毛病,開始學新能源汽車技術。教材里面還會大量出現寧德時代,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的案例。
這個國家就這樣,嘴上說的世界第一,宇宙第一,實際上偷偷摸摸學我們的東西。
2010年,韓國人花了上萬億韓元押注氫能源汽車,現代汽車還推出了NEXO氫能源電池車,說是要超越特斯拉。
結果磨磨蹭蹭等到現在,全國總共才建設了142座加氫站,氫燃料車才賣出了不到1萬輛。
更尷尬的是,去年美國制裁中國電池材料,結果韓國人先不樂意了。因為韓國現代和起亞都要使用來自中國的電池,美國制裁了中國,也就等于順帶制裁了韓國。
這讓韓國人有苦說不出,明明大家都是盟友,結果你可好了,連盟友也先打上一棒子。
當時燃油車的時候,韓國人靠著自研確實賺到了不少先機。包括在中國市場上,韓國人也賺了不少。
但到了電動化時代后,情況就徹底不一樣了。2024年中國動力電池專利占據全球的74%,光是寧德時代一家,就供應了全球超過1/3的電動車電池。
韓國人還拆解過比亞迪海豹發現,比亞迪的電池管理系統比韓國人要復雜的多。于是韓國各大高校就開設了中文和新能源維修的課程,一大堆學生在那里研究新能源技術。
有些畢業的學生表示,以前學汽車技術要看德國,現在學電動車技術看中國,尤其要學會怎么用中國電池。
用中國的電池肯定有好處,比如起亞ev6 gt使用了中國電池后,續航力增加了20%,在歐洲市場直接訂單暴增。
現代汽車更是有意思,他們家有個汽車博物館,本來上面有一塊日本三菱的技術展板,后來卻變成了中國電池技術合作專區展板。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韓國人現在似乎有向中國靠攏的打算。他們已非常明白,離開了中國制造,自己就什么也不是。
當年和我們關系不好的時候,韓國人為了體現他們自尊,便搞出了轟轟烈烈的去漢字運動結果去了這么多年,發現自己的文化根基被他們給玩沒了。
幸運的是,韓國人在汽車這一塊上還是保持了足夠清醒的頭腦。他們很認清楚現實,語言政策當年是強推的,但技術路線就只能服從于市場規律。
而市場規律,現在由中國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