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底,中國軍隊共9個軍的兵力,22.5萬人云集廣西、云南中越邊境,以廣西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為總指揮,計劃在2個月內完成部署,對越發起自衛反擊作戰。
幾乎同一時間,和蘇聯、蒙古接壤的幾個軍區,如沈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都進入了臨戰狀態,各野戰軍離開營區進入臨戰狀態。
這些都表明在對越發起自衛反擊作戰時,中央十分防備北方蘇聯、蒙古的動態,并且認為越南戰場只是次要戰場,主要的威脅還是在北方。
事實上,在當時的越南戰場,我軍的確占據了明顯優勢,后來也取得了反擊作戰的勝利。
只是,當時的黎筍集團其實十分不服氣且不甘心。
以越南軍隊總參謀長文進勇為例,他就在當年簽發了密令,要求加緊訓練1200萬名士兵,以便次年對我國發動反攻。
對越自衛反擊作戰
1978年至1979年,在籌備并進行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期間,我國重點防備北方蘇聯、蒙古的動態、認為主要威脅還是在北方,有一定的事實依據。
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兩國就產生了激烈的爭執。
彼時,蘇聯提出與我國共建“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以試探我國對主權的態度,遭到了我國的嚴辭拒絕,雙方鬧得很不愉快。
之后,我國為打擊美國制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下令炮擊金門、馬祖,蘇聯卻再次試圖干涉我國內政,企圖以犧牲我國利益的方式對美和解,自然再次遭到我國拒絕。
甚至,1959年印度在我國邊境發起武裝沖突,我國對其展開強烈譴責時,蘇聯還蠻不講理地要求我國遷就印度,氣得毛主席說了一句:“誰要欺負我們,那是不行的,誰都不行。”
中蘇雙方的分歧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越來越明顯地暴露了出來,中國維護本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和決心更是十分明確。這也給當時的國際輿論帶來了很大的震動。
待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急劇惡化之后,除防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我國也對蘇聯有了更大的審慎和戒備。
事實上,20世紀70年代,本是友好鄰國的中國和越南的關系會急劇惡化,也是中蘇關系急劇惡化的一個延伸結果。
當時越南的執政集團——黎筍集團試圖盡可能充分利用美、中、蘇三國的矛盾和斗爭,在印度支那乃至東南亞建立起越南的領導地位。
這既是蘇聯為抵制中國想要看到的結果,也是越南在對外關系上長時期對蘇聯“一邊倒”的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越南在中越邊境挑起的一系列武裝沖突,背后自然有蘇聯的示意和縱容。
而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計劃展開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也自然需要防備蘇聯介入這場作戰。
其實,早在1978年,蘇聯的軍事技術裝備就已經源源不斷運抵越南,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還和黎筍簽訂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攻柬抗華。
1979年2月,我國軍隊正式展開對越自衛反擊戰,蘇聯政府果然接到了越南政府的緊急請求,向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派出了由20人組成的軍事指揮顧問團,以協作其作戰。
這支軍事指揮顧問團的成員來頭都不小,分別是2位中將,16位少將和2位上校,都有過豐富的指揮作戰經驗。
他們拿到了有關越軍現有武器裝備情況,包括越軍使用的蘇式裝備和美式裝備,還提取到了關于我國解放軍的情況,就前線的嚴峻局勢向黎筍作出了作戰建議,得到了黎筍的采納。
蘇聯方面為保護這支顧問團,還從莫斯科軍區向越南空運了一個由68人組成的通訊連,他們幫助顧問團掌握住戰區部隊,使其能夠從容不迫下達戰斗指令。
不可否認,蘇聯顧問團對戰事的介入,以及蘇聯武裝力量在蘇中邊界一線所從事的大規模戰略調動,都對我國的軍事作戰實行了一定的壓制,最終迫使我國停止向前推進,提前向國內撤軍。
我國也在此戰中有過比較大的損失。
據越南方面統計,我國損失了62500名軍人,280輛坦克和裝甲車,以及118門大炮。
不過,即便如此,20多天的作戰里,我軍連下越南20多座城鎮及戰略要地,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對越南的震懾,也就完成了原先預定的目標,實現此次作戰的勝利。
黎筍集團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中越關系十分友好,甚至親如一家。
越南能在1975年完全解放南方,實現全國統一,就有我國的一份功勞。
我國分別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派遣部隊抗法援越,抗美援越,為越南趕跑侵略者做了很大貢獻。
期間,本著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除派遣部隊、輸送軍事裝備以有效增強越南人民的戰斗力和國防實力外,在經濟上,我國總計為越南提供了總額超過200億美元的援助。
其中14億人民幣為無息貸款,其余全部都是無償援助。
要知道,當時我國的國力并不強盛,人民的生活也相當窘迫,甚至,當時我國還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經歷了特殊的十年。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能全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法、抗美救國斗爭,是人民節衣縮食,是民族作出了犧牲才換來的。
可見,不管是從道義、物質還是人力角度出發,我國都忠實地履行了國際主義義務,向越南提供了最大的援助
彼時在位的越南主席胡志明也十分感激我國的幫助,激動地作詩歌頌中越兩國的情誼,稱“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
只是,胡志明去世后,接替其成為越南最高領導人的黎筍卻是一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他的上位,也給中越原本友好的關系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那時,越南已經相繼趕跑法國殖民者和美國侵略者,實現了南北越統一,卻因為有此前我國的支援,有美國留下的先進武器,搭配其自有的經過了多場戰爭歷練、訓練有素的100多萬軍隊,軍事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黎筍自覺越南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開始產生了稱霸東南亞的野心。
而想要稱霸東南亞,不管是老撾、泰國、柬埔寨還是我國,就都成了他勢必要鏟除的“攔路虎”。
也因此,黎筍集團開始對中國的不斷挑釁,接連在中越邊境發起了一系列武裝沖突,從此中越交惡。越南更是嚴重排華,迫使大批華僑為自保而離開越南。
我國堅決發起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就是想要打擊黎筍集團的囂張氣焰,粉碎其稱霸東南亞的狂妄野心。
只是,哪怕我國20余天連下越南20多座城鎮和戰略要地,黎筍自覺有蘇聯作為靠山,還是很快不甘心放棄稱霸東南亞,也就不甘心和我國在軍事上“就此作罷”。
事實上,1979年3月,我軍從越南撤軍,撤回國內的不久后,黎筍集團就已經開始密謀對華反攻。
當時就任越南國防部長的武元甲和越南軍隊總參謀長的文進勇就都對應地有了行動。
簽發密令
1979年3月5日,就在我軍主動撤軍的當晚,越南國防部長武元甲就以越南當局的名義,發布了全國總動員令,要求越南境內一切力量都編入國防武裝體系。
這里的“一切力量”包括18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的全部越南男公民,以及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的全部越南女公民,人數約為1200萬人。
動員令要求他們“隨時做好應對大規模戰爭準備”
繼武元甲發布全國總動員令之后,越南軍隊總參謀長文進勇簽發密令,要求加強對已編入戰斗序列,也即這1200萬人的軍事訓練,向其發放武器裝備,進一步明確“做好在1980年初與中國發生新戰爭的準備”。
這其實就是黎筍集團制定的全面侵華計劃。
有資料指出,當時他們是計劃讓越南正規軍從我國防務空虛的地方發起進攻,以消滅我國正規軍,之后再由越南北方邊境的所有省份,即北方堡壘省的武裝力量來分化瓦解我國國民的抵抗。
歸根到底,這是黎筍集團企圖實現軍事擴張的單方面方案,在越南境內,如北越締造者之一的黃文歡,以及越南前南方臨時革命政府司法部長張如磉等人就不可能坐視黎筍集團失去理智,給越南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畢竟,黎筍集團的全面侵華計劃勢必要得到其他國家的呼應和支持才有實施的可能,而只要冷靜審視國際形勢,就知道蘇聯不可能對中國發兵。黎筍不過是癡心妄想。
這也導致,在文進勇簽發密令的不久后,這些人為了破壞、阻止黎筍集團的計劃,很快將相關的內部文件披露給了法國新聞社曼谷分社,后者選擇在1979年5月將這些內容全部向國際公示。
黎筍的陰謀也就只能胎死腹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