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象爸媽那個年代,連倒車雷達都沒有,司機們是怎么把車開得那么溜的。
現在有了360度影像,自動泊車,NOA智駕,可好多人一到窄路會車還是手心冒汗,側方停車恨不得下車找保安幫忙。
我考慮了半天,大家覺得這些原因靠不靠譜?
一,以前開車是手藝,現在開車是設置。90年代的司機,考完駕照就真能上路。方向盤沒助力,換擋靠手感,坡起全憑離合配合,后視鏡里沒標線也能一把倒進庫。
現在呢,上車先調座椅記憶,連CarPlay,設巡航時速,開車道保持……功能越多,反而越不會裸開。
第二,老爸說當年開車要聽聲辨位,發動機響度判斷轉速,輪胎聲感知路面濕滑。
現在屏幕一擋,風噪胎噪全被隔音玻璃過濾,超速了靠警報提醒,壓線了等方向盤震動。車越來越聰明,司機反而成了系統監督員。
第三,以前路上全是規則,現在路上全是意外。三十年前車少,但司機都懂潛規則,轉彎讓直行,夜間會車切近光,故障車擺三角牌。
如今導航實時更新,可架不住外賣電動車鬼探頭,前車突然急剎拍短視頻,高速龜速車占快車道。不是技術退化,是路況進化得太野了。
第四,機械時代的肌肉記憶。拉線油門,液壓轉向,機械手剎……老司機的手腳動作和車輛反饋是同步的。
現在電車加速無聲,剎車靠能量回收,連換擋都變成了旋鈕。開慣老款手動擋的人,第一次踩單踏板可能暈得想吐。
第五,最扎心的真相,不是車難開,是容錯率低了。過去刮蹭了。鈑金噴漆200塊。現在蹭到激光雷達,維修賬單和半年油錢差不多。
當年司機敢用備胎跑長途,現在扎個釘都要叫拖車,不是嬌氣,是防爆胎和胎壓監測系統讓你根本不敢湊合。
技術本該讓人更輕松,但當我們習慣了L2級輔助駕駛的保姆式服務,突然發現,如果某天車機黑屏,自己連最基礎的直角彎都心虛。
就像老一輩總念叨當年哪有兒童安全座椅,你們不也長大了,可誰敢拿孩子冒險啊。
或許不是現代人不會開車,而是這個時代已經不允許我們慢吞吞地成長了,畢竟后車的遠光燈,絕不會像爸媽當年那樣耐心等你摸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