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日的長晝,人都午憩,只聽得樹上那嘶蟬拖著催眠的單音調子,像是另一個迷茫的世間。那些金榜題名的歡呼,藏著多少一將功成的背后?那些注定不凡的天驕,在多大程度上消解著平凡的價值?我不知道。我是懷著失意與落寞走進綿實校園的,但她平等地接納著每個人。
2025屆軍訓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曾言“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如果劇本里有考試失利,那么再歡樂的慶祝都只好讓別人去體驗。或許放下過去的包袱,保有敢叫天公折服的心態,重新出發才是更好的姿態。很幸運,綿實的老師們如春風化雨,撫平著每顆心靈的每個褶皺。
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萍水相逢,無疑帶來了更廣闊的視界。走進校園,為高掛的鑄鐵標語所激勵“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青年毛澤東所言,字字珠璣,這行標語也擊中著每一個綿實人的心,成為綿實魂的一部分。《綿實賦》《綿實韻》《犇鵬賦》構筑著一代又一代的綿實魂,在時光的沉淀中,化為每位學子對母校遙遠而真切的印象。而我也在這潤物無聲的滋養中生根發芽,領會著綿實的露水與陽光,領會著綿實獨特的愛。
綿實的愛很深沉,她會讓你抱怨,讓你討厭,但最終又讓你熱淚盈眶。她會讓你起早貪黑,但又精打細算的調整作息,只為讓你再多睡15分鐘;她會嚴管你的手機然后悄悄的又給你一個驚喜,只是為了既留住你青春的五彩,又留住終生的輕快;她會全年級的通報批評,只希望每一個同學都吃上熱騰騰的早餐與晚餐。她是不求回報的,因為當你幡然醒悟,往往已經塵埃落定。萍水相逢之后,只留給每個學子一份獨有的綿實魂,相伴一生的熱切,一個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自己以及一個獨特的心靈坐標——母校。
2025屆千人誦讀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通向理想的路永遠是崎嶇的,必須付出更多的熵,才能換來局部的熵減,但有綿實的老師相伴,真好。學科專業上,他們毋庸置疑;日常生活中,他們亦師亦友;學習重壓下,他們撫慰關切,一次次答疑,一次次關心,一次次的小玩笑,共同組成了時光褶皺里的小確幸,即使在高三,生活亦有聲有色。
在我高二時,也曾迷茫困惑,悲傷于一時落寞,是老師將我從“悟以往之不諫”中拉出來,開導我看向“知來者之可追”。高二下開學,老師提醒高三業已百日誓師如鴻鐘大鼎敲響,為我的高考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助力。如今,看著“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師恩難忘。
回首三年,從疫情之下的封控上學到輪班網課,老師始終陪伴在我們身邊;從田徑運動會到球類運動會,總有教職工組與學生共灑汗水;從百日誓師到成人禮,是老師守候在人生緊要處。
2025屆成人禮:37班正在通過
高一我們與老師一起共讀紅樓,在淚中尋人,在夢里探花,讀出了獨屬于我們的故事,編纂成書,過獨屬于我們班的節日——老袁生日,初識“靜水流深,水木清華”的班訓,涵養著三七人的底蘊;高二,我們共讀論語,體味論語里的中國,“堅持本身就是勝利”被總結成我們的班級精神,我們看《我本是高山》體味張校長的故事,我們看《志愿軍》感受其與我們班級標語“歲晏花凋樹不凋,常青樹上掛凌霄”的共鳴,我們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優秀班級評選當中永遠爭先;高三我們堅持課前演講,直到最后一個學期,三年從未間斷,拓寬了每個同學的視野,深化了我們之間的理解,也鍛煉了我們,鑄就了我們;從百日誓師大會上不倒的旗幟,到高考沖刺的37茶水鋪,都融聚成了一個符號,這就是三七——在綿實,感受你從未體驗過的班級凝聚力。在崎嶇時有老師同學相伴,真好。在歡慶時有老師同學相伴,真好。在綿實遇見恩師摯友,真好。
37班班徽選舉
回望三載寒暑,得失早非卷面薄紙上的朱批,而是筋骨間沉淀的力道。我曾瞥見博翔樓未熄的燈火,如同散落人間的星子,照見為一道數學題蹙眉疾書的側影;也記得冬日少有暖陽時被“趕”出教室,在陽光里背誦、踱步。食堂的問卷有問有答,建議后那碗為遲到者特意保留的熱飯菜,氤氳的熱氣模糊了制度與溫情的界限;百日誓師大會上獵獵作響的班旗,布紋浸透三七人手掌的精神。正是在這瑣碎如塵的日復一日里,我們用平凡鑄就不凡,將尋常發酵成非常。所有偉大的故事,終須素履以往。
運動會入場式
當驪歌終響,行李箱滾輪碾過鵬程廣場,方覺這方天地賦予我的遠不止分數。那些被精打細算的作息表里偷來的十五分鐘酣眠,那些嚴管手機后悄悄塞回的驚喜,那些為讓每個學子吃上熱飯而響徹全年級的通報批評——原來最深的烙印,恰是曾被我們抱怨的“不近人情”。綿實魂早已化為血脈中的潮汐,它是鑄鐵標語的錚錚傲骨,是《犇鵬賦》里的扶搖意氣,更是晨昏誦讀間自發自覺的自律自省。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是綿實。
她以晨昏不輟的燈火理解我風雨如晦的低徊,以寬厚如大地的手掌托舉每一次攀爬的踉蹌。
真好。真好。
另,附件:圖片太多舍不得放棄
看電影
運動會
課前演講
運動會教職工隊
科技體育節
研學
鑄鐵標語
教室的風扇吱呀轉動,窗外的蟬鳴聲淹沒在翻書聲里。偶爾抬頭,陽光斜斜地灑在課桌上,粉筆灰在光束里輕輕飄浮。那些以為漫長的日子,如今卻成了回不去的曾經。
“教官說:‘抬頭!挺胸!收腹!’我們像一排剛栽下去的小樹苗,努力繃直身體,任由汗水順著臉頰滑下,卻不敢伸手去擦。操場上安靜得只剩下蟬鳴,偶爾有人晃了一下,立刻被教官犀利的眼神鎖定:‘再加五分鐘!’……”
清晨七點的陽光斜斜地切進教室,在課桌上劃出一道明暗交界線。粉筆灰在光束里緩緩沉降,混著油墨味的晨風掀開攤開的課本——這是一天學習的開端,也是三年青春最尋常的剪影。
數學楊老師總愛聳聳肩,他在講臺上揮動三角板,聲音洪亮地說:“這道立體幾何題,關鍵就在輔助線!” 可我盯著黑板上的圖形,總覺得那些線條像迷宮,怎么也走不出去。同桌悄悄遞來一張紙條,上面畫著個歪歪扭扭的小人,配文 “別慌,我也沒聽懂”,惹得我憋笑憋得肩膀直抖。
晨光穿過教室的玻璃,總會精準地落在后墻的倒計時牌上。最初的數字 “365” 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帶著遙遠的朦朧感,那時的我們,總覺得高考是許久之后的事,課間依舊嬉笑打鬧,偶爾偷閑看窗外的云卷云舒。
當數字變成 “200”,空氣中悄然彌漫起一絲緊張。數學老師的三角板敲擊黑板的聲音更急促了,語文老師的作文范文講解也越發細致。午休時,教室里不再滿是喧鬧,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翻書聲,大家開始不自覺地加快學習節奏,倒計時牌上每減少一天,就像在心底敲響一記警鐘。
到了 “100” 天,百日誓師的熱血還未消退,倒計時牌上的數字卻已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流逝。同學們書桌上的習題冊越堆越高,草稿紙用得飛快,連走廊上的談笑聲都少了,大家步履匆匆,眼神中多了堅定與焦慮。有人會在課間盯著倒計時牌發呆,隨后又立刻低頭刷題,仿佛要把流逝的每一秒都追回來。
當數字變成 “30”,教室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晚自習時,只有筆尖在紙上摩挲的沙沙聲,偶爾有人起身去接水,腳步聲都顯得格外清晰。倒計時牌上的數字像沙漏里的細沙,越流越快,大家開始互相鼓勵,交換復習資料,在彼此的眼中看到同樣的決心 —— 為了夢想放手一搏。
最后一天,當倒計時牌變成 “1”,反而有了一種釋然。那些曾經覺得做不完的題、背不完的書,都成了青春的勛章。看著后墻即將完成使命的倒計時牌,突然明白,它減少的不只是數字,更是一段獨一無二、全力以赴的青春時光。
當然除了學習,綿實也有豐富的課外生活:炫酷的科技節,盛大的星空音樂節,擁抱自己的525活動......其中運動會是校園里最盛大的狂歡。跑道邊,加油聲震耳欲聾。我們班的長跑健將在最后一圈突然發力,超越了所有對手,沖過終點線的瞬間,整個班級都沸騰了。大家涌上去把他團團圍住,有人遞水,有人遞毛巾,歡呼聲和笑聲在校園上空回蕩。
歲月如刀,將教室前面的倒計時牌剜刻成褪色的標本,卻意外在記憶的深潭里,將那段被數字切割的時光釀成了千年不化的琥珀。后來無數個破曉時分,當第一縷晨光斜斜地爬上窗臺,恍惚間又回到了那個奮筆疾書的教室,書頁翻動的沙沙聲與心臟跳動的鼓點,跨越時空,在耳畔轟然作響。
原來高考倒計時的每一次歸零,都是命運悄然埋下的種子。它不僅丈量著通往考場的距離,更標記著青春破繭成蝶的軌跡。那些與時間激烈角逐的日夜,早已將 “堅持” 二字熔鑄進靈魂的脈絡,把 “夢想” 鍛造成永不熄滅的火炬。
縱使多年后,我們如蒲公英的種子般散落天涯,在生活的浪潮中顛簸沉浮,這份鐫刻在靈魂深處的畢業印記,始終是暗夜中的燈塔,是迷霧里的指南針。每當困頓時,它便會迸發耀眼光芒,刺破生命的迷茫,指引我們重拾勇氣,繼續奔赴下一場山海。
九月的熱浪蒸騰,綿實的第一印象便定格在難以承受的炎熱之中,即便有銀杏葉的金黃點綴,也難以抵御秋日的炙熱。綿陽這座城市仿佛只分為冬夏兩季,春秋的交替只是短暫的瞬間。然而,正是在這短暫之中,你能領略到綿實別樣的魅力:那是三月迎春花的初綻,四月月季的嬌艷,五月垂柳的嫩綠,以及楊花的漫天飛揚;那是九月銀杏與金秋桂花的馥郁芳香,直到樹葉落盡,萬物歸于寂靜,等待春天的輪回。正如我們,在高中三年的磨礪中,默默等待著一個圓滿的結局。十月的微風漸起,綿實的校園里彌漫著桂花的香氣,仿佛在為即將來臨的深秋做準備。漫步在校園的小徑上,可以看到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坐在樹蔭下,或是埋頭苦讀,或是低聲細語。十一月的綿實,秋意漸濃。校園里的銀杏樹開始換上了金黃色的外衣,一片片落葉在風中翩翩起舞,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操場上,學生們揮灑汗水,青春的活力在每一個奔跑的身影中得以展現。教室里,老師們的講解聲此起彼伏,知識的海洋在每一個專注的眼神中蕩漾。
正如綿實的四季更迭,我們的高中生活也在不斷變換中前行。每一個季節,每一個瞬間,都充滿了不同的色彩和意義。我們在這些日子里成長,在這些時光中蛻變。當畢業的腳步悄然臨近,我們回首往昔,會發現那些曾經的炙熱、馥郁、溫暖和歡笑,都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
等待從不孤單,時光的流轉中,光明緩緩降臨。源于希望,我們耐心等待,而又因為等待,我們得以窺見希望的曙光。在這漫漫求學路上,我們的老師們猶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們是語文王勇老師的“每一步,都腳踏實地”,是數學鮮雙耀老師的箴言,讓人哭笑不得;是英語李霞老師的傾心付出,不遺余力;是物理曹豐云老師那富有感染力的語調,引人發笑;是化學邱江老師那份美麗、溫柔與耐心;是地理羅文禮老師的“地理太忙”,喚起了對地理的熱愛。
歲月匆匆,轉瞬即逝,仿佛昨日才踏進那片繁花似錦的校園,今日卻已站在離別的門檻。三年的時光,如同一場夢,夢醒時分,我們各自散落在天涯。
那些曾經一起奮斗的日子,仿佛還在眼前。圖書館的角落里,我們埋頭苦讀,筆尖在紙上劃過的聲音,仿佛還在耳邊回響。教室里,老師的諄諄教誨,同學們的熱烈討論,每一個細節都歷歷在目。
然而,時光如梭,轉眼間,我們即將各奔東西。那些曾經的歡聲笑語,仿佛還在耳邊,卻已漸行漸遠。離別的車站,我們相擁而泣,心中充滿了不舍與無奈。但愿未來的日子里,我們都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負韶華,不負自己。
三年的光陰,雖然短暫,卻也足夠讓我們銘記一生。那些美好的時光,那些真摯的友情,將成為我們心中最寶貴的財富。無論未來的路有多么坎坷,我們都會帶著這份記憶,勇敢地走下去。
人生如夢,歲月如歌。三年的時光,雖然短暫,卻也足夠讓我們成長。愿我們都能在未來的日子里,書寫出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