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鄉行
段兆軍
- 第四節、西藏江南林芝
8日早6時,天蒙蒙亮,隨旅游團乘車去西藏江南——林芝一游。這是我第一次去藏東南自然風光最迷人的地方,好奇心自然杠杠的。
林芝古稱“工布”,藏語音譯為“尼池”,寓意為“太陽寶座”,地處西藏東南部,2015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地設市,素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等美稱。總面積11.487萬平方公里,轄1區(巴宜區)5縣(工布江達縣、米林縣、墨脫縣、波密縣、察隅縣、)及一個縣級市錯那市,居住著藏、漢、門巴、珞巴等35個民族和僜巴,常住人口23.89萬人。
林芝市地勢落差極大(最高點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最低點墨脫縣雅魯藏布江出口處海拔僅155米),形成熱帶至寒帶并存的立體氣候,屬于全國水力資源富集區,擁有全國最大的原始林區,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典型地區,森林覆蓋率達47.6%。同時林芝市還擁有古老淳樸的工布文化和風格迥異的門珞民俗、僜人風情,擁有雅魯藏布大峽谷、南迦巴瓦峰、巴松措等一大批聞名遐邇的自然景觀,擁有太昭古城、千年古堡群等歷史古跡和易貢將軍樓、波密紅樓等紅色遺跡。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成為國際生態和人文景觀旅游目的地。
汽車出拉薩一直向東經達孜、墨竹工卡縣后開始上行爬坡來到拉薩市和林芝市的界山、也是拉薩河和尼洋河的分水嶺米拉山山口。
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海拔5213米,是拉薩河和尼洋河的分水嶺。來到山口,自然要在高海拔的風口上兜兜風,深吸幾口高原特有的稀薄的氧氣,舒展一下顛簸了幾個小時的身軀,領略一下藏東南天高云淡、雪山連綿的自然風光。極目遠望,但見得湛藍的天空、雪白的山峰、茂密的原始森林、碧綠的田園草地以及嫵媚動人的悠悠尼洋河,一條正在修建的拉(薩)林(芝)高速公路沿尼洋河順勢而下,忽架橋穿越于河面之上,忽開路穿行于沃野村莊之間,直插向遠方的林芝。一幅大美無比的畫卷無私地展現在眼前,讓人心曠神怡。雖然已是年逾花甲的老頭子了,不知是身體還行還是心情暢快使然,在山口活動溜達了一會,居然還沒有心跳加速或頭暈惡心等高原反應的感覺。幸甚幸甚!
尼洋河(網絡圖片)
尼洋河是林芝的母親河,她從米拉山的深澗峽谷之中浩浩蕩蕩而來,一路曲曲折折,奔騰直下100多公里后,開始慢慢驅緩,到林芝段后河床寬闊,河水盈盈,青稞泛金,兩岸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每年三月桃花開滿河谷兩岸,到處充滿濃郁恬靜的田園鄉野風光。
正值盛夏旅游旺季,進藏線上采用各種交通工具進藏的游客絡繹不絕,這不,騎自行車進藏也成為一種時尚的集運動鍛煉、深度品位祖國大好河山的旅游方式。不過,在雪域高原上騎車旅行,那不但要有頑強的毅力,更要有健壯的體魄嗷!
太昭古城
太昭古城位于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江達鄉,坐落在318國道旁,是川藏公路和唐蕃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歷史上曾是進藏的四條古道中的三條的交匯點,元朝時設有驛站,清朝時已成為繁華的市鎮。古城原名“江達”,因清末四川將軍趙爾豐在此駐守而得名“太昭”,并在此設立太昭宗。當時人口眾多,市鎮繁華,店鋪林立,有著名的小八角街和四個香火鼎盛的廟宇。自古進藏有四條路——青藏西道、青藏中道、青藏東道、川藏驛道,除青藏西道以外的三條路都要經過太昭,是清末西藏經濟、文化、交通的重鎮。
巴松措
措即湖,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措高在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位于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東20公里處,是夾于兩山之間的堰塞湖,積水面積達1209平方公里,湖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明月。湖水清澈見底,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浮游湖面,四周皚皚雪山倒影在湛藍色的湖面上,湖光山色,蔚為壯觀,映襯出雪山白、湖水藍、小島綠、寺廟紅,渾然一體、色彩斑瀾的優美畫卷,是藏東的翡翠湖泊。
湖中心有一獨特小島,茂密的樹林中有一座小巧玲瓏建于唐代末年、西藏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寺廟措宗工巴寺,殿內主供蓮花生、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像。看到了嗎?措宗工巴寺前的石階兩側,赫然立放著夸張的男女生殖器木偶,左邊是男性,右邊女性,整體被涂成了白色。其實藏傳佛教的寺院基本都供奉有生殖器,這與西藏原始教——苯教崇拜自然有很大關系,他們將銅、木制的男性生殖器供奉在寺院,以達避邪、鎮伏妖魔之作用,也有渴望生命的意思。不僅在這里,其實在扎什倫布寺、林芝喇嘛嶺寺、羅布林卡瑪尼堆等地都能看到,讓人嘆為觀止。
西藏江南——林芝(網絡圖片)
經過一天10多個小時近500公里的坐車及多處旅游景點參觀的顛簸,晚8點多來到被稱為西藏江南的林芝市。林芝市位于尼洋河下游河畔,雅魯藏布江下游,海拔2900米,所在地巴宜區八一鎮是林芝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由于時間太晚,未來得及觀賞青山環抱、綠水環繞、美麗的林芝市容市貌,便急匆匆住進了林芝318商務酒店。不知是饑餓的原因還是導游在路上反復介紹的林芝獨有的餐飲品牌名吃石鍋雞那誘人的魅力,那熱氣騰騰的石鍋雞一端上來就覺得香味撲鼻,一個個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那樣,三下五除二就把鍋內食材吃了個底朝天。哈哈,看來隨團旅游在外的游客們一個個都是吃神啊!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段兆軍:甘肅省會寧縣人,1972年11月入伍,在空軍西藏日喀則場站警衛連服役4年,1977年3月退伍后回到家鄉從事教育工作,現退休在家。
作者:段兆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