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住山人很多,形形色色各種各樣,好像總是些神秘性。
有人就奇怪他們為什么住山,住山有什么好處。
宋朝有個靈澄禪師,他住山隱居就遇到同樣的問題,澄公乃作此七律以答。
山居
宋 釋靈澄
因僧問我西來意,我話山居不記年。
草履只栽三個耳,麻衣曾補兩番肩。
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常流上澗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輪明月到床前。
“西來意”,即“祖師西來意”,是禪宗僧人參禪時常舉的話頭,實則是問佛法到底是什么。
“我話山居不記年”。看似答非所問,實為已答。正如“庭前柏樹子”,異曲同工。另外,此答還有另一層意思:連在這里住了幾年都不記得,還思量什么事物。正如唐人所云:“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實際上“不知”才是“大知”,“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靈澄被人稱為“散圣”,不拘小節。草鞋只栽三個耳,穿起來自然邋邋遢遢。而身上穿的麻衣也不知有多少年了,光是肩上就已補了兩次。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達到了形神俱散的程度。
住山的環境如何?
禪林中冬日白雪皚皚,夏日澗水潺潺,清風徐徐,白云悠悠,一輪明月穿窗而過,滿室盡是月之氣息。好一個佛國月夜。
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住山人卻講究仙骨道風,一個個打扮的跟唱戲似得,我估計他們每次出門,都要比一般的女子打扮的時間長。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