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4月30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發《工信部組織開展電信業務“明白辦、放心用”行動》。兩個月后,該行動陸續進入了實際落實階段。
這里重溫一下其中的部分關鍵條款。
資費方案,要全量公示,簡明易懂。精簡資費方案。 對于易造成用戶混淆、誤解、引發爭議的,及時予以清理。
營銷內容,不夸大,不誘導,不隱瞞關鍵信息。管好代理商。
辦理各類業務均需先確認,短信、驗證碼、簽字三種方式。
及時告知;實現由用戶根據自身消費需求選擇封頂閾值檔位。
流程審計:
“明白辦,放心用”說出來容易,做到難。所列條款包含了運營商面向消費者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或潛在問題。
各地運營商在用的海量套餐,確實應該大力清理,逐步退出。但如何清理,是個難題。更重要的是,遇到用戶抵制,不同意更改套餐,怎么辦?主管部門支持誰?
這個“行動”就是規范運營商行為的,這沒問題,應該嚴格要求。但如何面對用戶的不合理要求呢?它們可是投訴到通信行業主管部門的?主管部門也是這個行動的監督者。
插一句:那些召回充電寶的企業,如果真有誠意,就應該在機場設立“回收煥新點”。一個人帶著一個充電寶到機場乘飛機,他也不知道他的充電寶有安全隱患。過不了安檢,只能扔掉,充電寶公司又少回收了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