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望,今天和大家聊聊七月份極大概率會調整的預定利率。
還記得我剛進入保險行業的時候,覺得調整預定利率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畢竟往前數,預定利率基本上十年才調整一回,而且回顧中國保險行業歷史,總共調節的次數也不多。
但隨著2022年以后,利率變動速度尤其之快。
我們也見證了幾乎一年就要調整一次的預定利率。
2023年9月,保險預定利率從3.5%調整至3.0%;
2024年8、9月份,固定類產品預定利率從3.0%下調2.5%,分紅險保證部分預定利率從2.5%降至2.0%。
然后就是今年7月份,我們即將迎接再一次進入預定利率的變動期。而且再次下調,將是我們保險行業預定利率歷史新低。
最近,我們已經收到很多產品下架的消息。當然,也有很多保司,上架新產品,比如同方全球1.5%預定利率的分紅險。
其實好早之前,就有1.5%預定利率設計的分紅險出來,并不是市場獨一份。
但這里面反映出,保司主動調低分紅保底利率,代表著降低利率的一種趨勢。
下面就和大家講一下,具體的情況。
現在很多產品都在相繼離我們而去。
比如中英的悅活人生、福滿佳2.0(部分交費方式),復保的星享未來、星盈家(青鸞版)終身壽險,等等……這些都是叫得上名字的好產品。
這就是預定利率要下調的預兆。
4月份的時候,就和大家聊過,為啥會在7月份下調預定利率。
這個源于監管公布的動態預定利率規則。
會根據五年期LPR/定存,還有十年期國債這三個無風險利率的參考值,來定期衡量是否要調節預定利率。
然后每個季度,都會公布一個預定利率研究值。
只要現在的預定利率,連續兩個季度,比研究值高25個基點,就要調整。現在2.5%預定利率,這個臨界值就是2.25%。
年初一月份,根據無風險利率的參考值,監管提出的研究值是2.34%,這個值沒達到2.25%這個臨界值,暫時不用調整。
但是4月份的時候,公布的預定利率評估值是2.13%,已經低于2.25%這個臨界值。
所以我們預判預定利率下調的節點,就是七月份。
現在看,預定利率研究值低于2.25%基本是板上釘釘了。
具體可見我做的利率變動表格。
2025年第一季度,所參考的無風險利率,包括的是200天左右的十年期國債數值。
這樣,往前回顧半年前,就是2024年7月份,當時利率還是維持在較高水平,還能找到1.8%的定存,還有2.3%的十年期國債。
所以第一季度出的研究值還是2.34%。
但是進入4月份,往前數,就會參考2024年10月份的無風險利率,相比下來,定存、國債都出現了利率降幅。
然后監管給出的預定利率研究值就只有2.13%。
再到7月份,我們在按照現在的利率情況,進行對比,就是2025年的預估值。
與4月份相比,7月份給出的預定利率參考的數值,往前數參考時間點就是年初2025年1月,10年期國債再次出現了降幅;
還有今年五月份,幾大銀行都調整了五年期定存的利率,導致定存利率降至1.3%。
就是說第三季度的預估值已經明顯低于四月份,得出的研究值是一定會比2.13%要低的。
既然比2.13%低,那自然是低于2.25%這個臨界點。
就是滿足連續兩個季度,都低于臨界點,就是我說下調板上釘釘的原因。
這就是為啥我在開頭就和大家講,7月份是調整期的原因。其實這個事情,我在4月份就和大家提到了。
畢竟降息都是有跡可循的,為刺激經濟,存款利率下降都是在去年就明確的。
保險也是無風險利率的一個風向標,只是相對來說,因為周期較長,會比定存、國債滯后一些,但下降的趨勢都是一致的。
那接下來就和大家講一下,如果一旦調整預定利率,產品收益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每次調整預定利率,最直觀的就是我們買理財險,收益會出現明顯下降。
假設7月份預定利率會調整至2.0%,我國保險利率最低水平。
那我們下面就比較下和現在2.5%產品收益對比情況。
因為現在預定利率2.0%的固定類增額還未出來,我就以現在按照2.0%預定利率設計的分紅險作為模擬來對比一下。
同樣是30歲女性,躉交100萬,我們來看下收益的差別。
預定利率是產品設計的上限,比如2.5%預定利率的儲蓄險,就意味著收益上限最高不能突破2.5%,后期收益能達到2.4%以上,就是市面第一梯隊的產品了。
而2.0%預定利率設計的儲蓄險,最高也就是能達到1.8%-1.9%左右的區間。
其實大概就有0.5%左右這個利息的差距。
按照100萬計算的話,這個0.5%的利息差距,還是很大的。
第10年,收益就差了10萬;越往后,收益差距越明顯,到第20年后,差距就可以達到20萬以上。
若真有100萬,提前買了2.5%儲蓄險,就能多賺個20多萬,一臺小米YU7省出來了。
當然了,除了固定類產品會下調外,分紅型產品預定利率也會下調。
接著來說下分紅險。
如果分紅險僅是調整保底利率,不動演示利率,其實影響不如固定類增額那么大。
之前我相關文章做過測算。
假設按照1.5%預定利率,4.0%演示利率來測算。
保底部分,長期按照1.3%來測算。
再來看分紅部分,按照分紅計算公式(演示利率-預定利率)×70%可盈余分配×100%達成率。
得出按照100%分紅,紅利部分的收益(4.0%-1.5%)×70%×100%=1.75%。
這樣算下來,整體收益在3.05%-3.15%這個區間,其實和現在3.2%-3.3%的收益上限對比,影響并不算大。
問題是,對于分紅險,結合上次預定利率下調的情況,我很怕分紅險會下調演示利率。
分紅險從2.5%調低至2.0%時,行業默認,就把分紅險的演示利率就從4.5%調至4.0%。
其實現在很多大公司,已經開始遵從2.0%保底利率+3.5%的演示利率。
那我假設,未來分紅險調整至1.5%保底利率,3.5%演示收益,影響有多大呢?
我們可以按照分紅險的收益公式做個測算。
還是兩部分,保底利率,長期按照1.3%左右計算;
再來看分紅部分,按照分紅計算公式(演示利率-預定利率)×70%可盈余分配×100%達成率。
得出按照100%分紅,紅利部分的收益(3.5%-1.5%)×70%×100%=1.4%。
這樣算下來,若分紅險繼續按照之前慣例調整演示利率,分紅險未來的預期收益最高也就在2.7%左右。
以上就是我基于分析做出的判定,后續分紅險不下調演示利率,那么影響沒有固定類增額那么大,若同時下調演示利率的話,那高收益分紅險也會收到非常大的影響。
無論如何,下調預定利率對儲蓄險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這次提前和大家說,也是讓大家有個心里準備。
畢竟,我已經經歷過了太多次產品調整,預定利率下調的節點了。
按照我的預期,7月份會有更多產品出現調整,而等到8月份留下的基本都是之前第二、三梯隊的產品了。
所以,如果我們真正有相應的需求,比如說,有一筆閑錢,不知道怎么打理,買定存覺得虧;
或者是給存教育金,給自己/父母存養老金,這些明確的需求,就是需要保險來解決。
那我們就要秉持著今早關注,盡快買上的步伐。
真的別怪我講,過去3年來,我見過太多人因為錯過3.5%、錯過3.0%這些而后悔。
秉持這些心態也同樣會錯過現在的2.5%。
因為錯過的最根本心態就是不滿足。
最開始看不上3.5%,看不上3.0%,現在也依然看不上2.5%的儲蓄險。
但實際上,我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不能聚焦于過去,要瞄準未來。
利率下行是一個大趨勢。
我知道2.5%的產品吸引力大不如前,但參照物應該是后面利率更低的存款和國債。
根據我的判斷,未來相當長的周期,我們都會處在利率下行的區間。
基于以上趨勢,包括GDP增速、人口結構、消費習慣、就業環境,這些都影響著無風險利率的走勢。
這幾項,最主要的就是GDP增速和人口結構。
目前來看,我們處在5%左右GDP增速;還有人口老齡化、新生兒變少的趨勢中。而這兩項就決定著低利率時代的長期維持。
對比就是日本多年維持的低利率時代,將近三十年。
我們是否能維持那么久,暫時無法評判,但我們可以以三十年期國債作為參考。
去年五月份最初發行的30年期超長期國債票面利率是2.57%,以及,今年發行的30年期超長國債中標利率只有1.88%。
這意味著拉長至30年這個周期,利率也就在2%以下的水平。那作為參考,我們買的2.5%儲蓄險,就是未來很長時間內,利率的最高水平。
所以我說要對比的從來不是曾經的利率環境,2.5%的儲蓄險對比的是后續,1%甚至更低的存款、國債。
這個也是從2.5%時代我一直以來和大家強調的事情。
現在,7月份離我們并不遙遠了,我們與2.5%告別也是極大概率事件。
所以這一次,希望真正有需求的朋友,都能抓住機會,不要再錯過了。類似的故事和教訓,我過去兩年來經歷很多了。
不留下遺憾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