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陽光為西青區“人才會客廳”的落地窗鍍上金邊,天津德通電氣副總經理慕廣斌與天津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副院長趙巖的筆尖在《產學研合作協議書》上交會——“人才會客廳”里奏響了“校企協奏曲”,成為西青區以柔性服務激活人才生態的縮影。在這里,沒有刻板的工作臺賬,不見繁瑣的審批流程,咖啡香與交談聲織就了一張覆蓋政策、產業、教育、服務的人才服務網絡。
一杯咖啡里的落戶速度
“以前像無頭蒼蠅,現在推門就能找到‘解題人’。”剛拿到西青戶口的科技領軍人才戴先生感慨道。在西青經開區賽達企業家服務中心里的“人才會客廳”,有人才服務專員每天帶著“政策包”在此“坐診”,過去需要奔波人社、公安等多部門的落戶事務,如今在咖啡香氣中就能“一站式”辦妥。
賽達企業家服務中心“人才會客廳”成立以來,人才服務專員累計接待咨詢超500次,有效解決率達87%。“問題清單”實時更新,“滿意答卷”展示欄里則貼滿了企業與人才送來的致謝便簽——從“多門求解”到“一站解憂”,改變發生在一次次政策解讀的輕聲細語中,蘊藏在為辦事者遞上的咖啡濃香里。
座談會上的企業“相親”
不久前,在位于天開西青園內的“人才會客廳”,一場企業代表座談會如期而至。會上,當優瑞納斯公司負責人提出急需對數控機床進行改造時,旁邊的百利溢通負責人眼睛一亮:“這個我們能做呀!”雙方一拍即合,難題迎刃而解。這場被企業稱為產業鏈“相親”的活動,通過繪制企業資源圖譜,讓6家重點企業坐到一起,不知不覺間拓展了“朋友圈”。
這間“人才會客廳”的活動日程表總是排得滿滿當當:5月舉辦新能源產業技術對接會,6月啟動智能制造供需洽談。不僅如此,“人才會客廳”舉辦金融服務、法律咨詢、知識產權申報等專題對接會30余場,打造“服務超市”,有效賦能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青年認識西青的“第一站”
“謝謝你們的建議,現在我不會因為求職受挫而否定自己了!”在西青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人才會客廳”,天津師范大學學生陳明參加了一場名為“就業嘉年華”的活動。這里的職業導師為陳明“把脈開方”,不僅幫他完善簡歷,梳理面試技巧,還現場對接了3家匹配企業。目前,這間“人才會客廳”已經成為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10余所高校的“研學基地”,成為高校學子認識西青的“第一站”,帶動更多學生畢業后選擇西青,現已接待高校學生超300人次。
目前,西青區已在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天開西青園、賽達企業家服務中心共設立3個“人才會客廳”,并以每月超10場主題活動的頻率,讓政策、資本、技術、人才在這里如活水般奔涌交匯,滋養出豐沃的人才生態。(記者 王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