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7月2日1版
千萬片嫩芽抽枝展葉,次第舒展,滿山茶樹迎來了旺盛的夏茶生長期。廣東省一家大型茶企的經理夏某正行走在茶壟間,查看蟬茶的生長態勢。
“夏經理,這批蟬茶生長得怎么樣啊?鄉親們的分紅,你都給了沒?”一陣電話鈴聲打破了寧靜,原來是紫金縣人民法院龍窩人民法庭法官鄧建興的回訪電話。
夏經理笑道:“鄧法官您放心!這批蟬茶的長勢良好,鄉親們的第一筆分紅也都發到他們賬戶上了。多虧了您,不然,我們茶企和村民們的合作就繼續不下去了。”
說笑間,夏經理的思緒又回到與村民們對簿公堂的時候……
分紅驟停,鄉村振興夢遇阻
在素有“蟬茶小鎮”之稱的紫金縣龍窩鎮,茶產業是當地的經濟支柱,2000余戶茶農、50余家茶商和茶企以此為生,茶葉種植總面積超4.2萬畝,茶葉年產值總計超8億元。
2019年,龍窩鎮收到了深圳對口幫扶單位轉來的扶貧款項,在龍窩鎮人民政府的監管下,將這筆資金以幾個村集體的名義入股到了龍窩鎮轄區內的一家省級龍頭茶企,希望能通過分紅的方式,帶動村集體脫貧致富。
然而,鄉村振興的愿景并未如期實現。
合同簽署后的前幾年,茶企按期支付分紅款,然而,分紅在2023年5月戛然而止。截至2024年11月,茶企僅象征性地支付了2萬元分紅,已經拖欠了各村集體23個月的分紅款,合計45萬元未支付。當初入股的村集體便派了各村村委代表和茶企溝通。
“大伙兒都是本地的居民,鄉里鄉親的,起初基于對這家茶企的信任,才把寶貴的扶貧款項交給他們。合同上白紙黑字,分紅條款寫得清清楚楚,必須把分紅款給我們。”村委代表老張率先開口。
“老張說得對!現在找他們溝通,希望他們能按照合同支付分紅,他們卻總是找各種理由拖延,甚至敷衍了事。”其他村委代表們附和道。
法官向各村委了解案件情況
在多次與茶企協商無果后,以老張為村委代表的幾個村集體一紙訴狀將茶企告上了法庭。
組織聯調,各執一詞陷僵局
鄧建興拿到案卷后,為更加詳細了解案情,先上門去了一趟龍窩茶葉協會,核實茶企的經營現狀。
“這家茶企是我們本地的省級龍頭企業,但由于目前紫金蟬茶的銷售情況不太好,資金回籠比較慢,企業面臨資金周轉的難題。”茶協負責人介紹道。
聽到這話,鄧建興陷入了沉思。當前正值紫金蟬茶采摘、維護的關鍵時期,茶企出于自身發展的考慮,選擇將為數不多的流動資金優先用于支付茶農采摘的工錢及茶葉肥料錢,以保障當前蟬茶的順利采摘和來年蟬茶的產品質量和產量。企業的難處無可厚非,但村民們的訴求同樣合情合理。在這種情況下,若簡單判決,不僅村民們可能短時間內拿不到投資的本金和分紅,茶企也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
面對這一棘手難題,鄧建興深思熟慮后,決定不急于下判決,而是啟動“護航茶企”工作機制,即在處理涉茶糾紛時邀請蟬茶解紛隊的成員參與調解。
于是,在鄧建興的主持下,一場涉茶糾紛聯調會召開了。
然而,調解現場卻充滿了火藥味,村委代表與茶企代表各執一詞、爭執不下。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們茶企要是一直經營不善,難不成這筆錢就一直不還了嗎?”老張質問道。
“沒說不還,只是讓你們多給我們一點時間,等來年蟬茶市場打開了,賺到錢了,欠你們的分紅我們一定還。”茶企代表夏經理回應道。
“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在拖延時間,萬一你們明年賺不到錢呢?先把之前欠我們的還了再說!”聽到這話,老張更是憤憤不平。
眼看局勢愈演愈烈,鄧建興連忙按下了這場調解的“暫停鍵”,安撫各方情緒。
入股的村集體明顯已對茶企失去信任,要解決這場涉茶糾紛,關鍵在于如何平衡雙方利益,確定一個公平合理且雙方都能接受的調解方案。
那么,這個方案究竟該怎么制定呢?
巧思破局,調解共贏煥新機
法庭的工作人員在這時為眾人端上了擂茶,一碗熱乎乎的擂茶,悄然間撫平了會議桌上劍拔弩張的氣氛。村委代表和茶企代表對視幾眼,一時都有些沉默。
“幾位村委代表,立刻讓茶企償還分紅確實有點難度。夏經理,你也體諒一下他們想要回分紅的心情。”鄧建興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不是不想償還分紅,只是現在茶企的發展需要錢,目前拿不出那么多錢,但我有信心兩年后還清村民們的分紅。”夏經理說出了心里話。
見事情有轉圜的余地,鄧建興開始思考破局之法,結合茶企的經營現狀,一個調解方案在他腦中成形。
“我這里有個方案,你們先聽聽看。我建議,咱們可以降低階段性付款的數額,逐步把欠的分紅還給各個村集體,在茶企扭轉經營現狀的前幾年,還的分紅先少一些,后期再階梯式提高付款比例。”鄧建興耐心勸導道,“這樣一來,茶企有余力挺過目前的困難,村民們也不至于一點分紅拿不到,大家覺得怎么樣?”
鄧建興的這個方案,讓在場的人眼前一亮,但是老張仍有顧慮:“要是茶企后續又反悔了怎么辦?”
為解決幾位村委代表的后顧之憂,鄧建興承諾道:“要是茶企反悔,你們就申請強制執行,法院給你們做主!”
“我們企業也愿意拿種植茶葉的茶山和茶葉加工器材作為擔保,要是你們同意這個調解方案,我們肯定如約履行。”夏經理當場表了態,并就拖欠分紅的事情向幾位村委代表道歉。
見茶企代表態度誠懇,老張等村委代表們最終同意了這個方案,當場簽訂了調解協議,法院隨后進行了司法確認。
又是一年采茶時,龍窩法庭“放水養魚”的分階段式還款既挽回了村集體的經濟損失,也給予了茶企喘息生存的空間。茶樹鮮嫩飽滿的枝頭新芽在悄然積攢生機,托載著小鎮鄉村振興的夢想。
近年來,龍窩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創新打造“客家擂茶調解法”“饒讓調解法”等特色調解品牌,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一次性解決。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龍窩法庭成功調解糾紛312件,調解成功率達67.82%,糾紛化解成效明顯。
來源:人民法院報
河源中院 紫金法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何雪娜
采寫:吁 青 馬卓爾 許寶怡 陳碧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