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米YU7發布以來,迅速成為汽車行業焦點,3 分鐘狂收 20 萬大定,1 小時干到 28.9 萬,18 小時鎖單 24 萬,雷軍更是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拿到這么多訂單還是挺激動的,遠超我的想象。可能我們大家一起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奇跡。”
不過,爆單背后,產能與交付問題成為小米汽車面臨的首要挑戰。
目前,在小米汽車App當中顯示,YU7標準版在鎖單后需要58-61周(約15個月),Pro版需要51-54周,等待時間最短的 Max 版也需 38-41 周(約 9.5 個月)。
標準版
Max版
對此,有部分下手晚的用戶覺得等車時間太長,提出退還定金的訴求。為此,小米汽車客服表示,訂單按鎖單時間順序排產,7 天猶豫期內可修改配置,過期自動鎖單且定金不退。
為了解決產能問題,小米北京亦莊一期工廠實施雙班倒后產能提升,官方數據顯示當前每 76 秒下線一輛車。但面對 SU7 與 YU7 雙車訂單壓力,擴產迫在眉睫。
網傳,小米二期工廠目前正在大量招工,崗位要求 18-38 周歲男性,實行兩班倒工作制,日工作 11 小時,日結工資 230 元 / 天。
另據北京市規劃公示,小米今年 6 月以 6.35 億元競得亦莊新城 52 公頃地塊,外界猜測該地為小米三期工廠,不過小米官方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小米汽車除了要面對交付壓力,還要面對友商的“截胡”。鴻蒙智行旗下智界品牌在 YU7 發布當日宣布全系現金補貼 2 萬元;7 月 1 日,特斯拉中國對 Model 3/Y 長續航版進行產品升級,Model Y 長續航版 CLTC 續航增至 750km,直指 YU7 核心競品定位。
更有其他友商銷售人員來社交平臺上發帖,為轉向自家產品的小米用戶報銷 5000 元定金,一場圍繞小米訂單的 "搶客大戰" 已然打響。
如今的汽車圈,小米 YU7 就像扔進池塘的巨石,激起了層層漣漪。這邊工廠加班加點招工擴產,那邊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搶客戶,這場由小米引發的 “產能與訂單大戰”,正演變成一場全行業的大混戰。隨著二期工廠投產及后續產能釋放,這場新能源賽道的產能與訂單爭奪戰仍將持續升溫。這場汽車圈的熱鬧戲碼,到底怎么收場,咱們就搬好小板凳慢慢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