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牛賣牛,樂淘牛!
一、2025 年肉牛行情階段性特征
2-3 月:異常上漲
現象:消費淡季出現連續上漲,超出行業預期,引發全國范圍內牛源哄搶,進口冷凍牛肉行情同步被炒作推高。
根源:東北地區個別大型屠宰企業春節后連續拉升育肥牛收購價,引爆網絡情緒,導致投資者情緒過熱、心理預期提前,疊加 “惜售觀望” 心理,形成牛源緊缺假象。
主流猜測原因:政策性利好、企業拉漲拋售庫存、企業操控失誤被 “網絡喊漲” 拿捏。
4 月 - 5 月中旬:博弈僵持
行情進入短暫平穩期,市場處于供需博弈階段。
5 月下旬至今:整體下跌
活牛交易成交率低,進口冷凍牛肉行情隨之下滑。
二、下半年行情下行的關鍵驅動因素
牛源供應過剩壓力
①2-4 月瘋狂補欄的架子母牛將在 5-7 月集中出欄;
②2024 年下半年補欄的公牛與育成母牛已進入育肥環節,上半年熱度后將迎來集中出欄,尤其是育肥公牛;
③預計秋冬季 “繁育母牛宰殺潮” 延續,規模或接近 2024 年。
歷史周期與產能過剩慣性
①2017-2022 年肉牛養殖高盈利引發投資熱潮,跨界資本涌入,導致 “階段性牛源產能過剩”;
②2023-2024 年行情暴跌的根源即 2017-2022 年繁育母牛過度留養,2025 年仍受此慣性影響。
三、行業風險與生存邏輯
投機風險警示
①肉牛產業非投機領域,近 10 年外行資本投機失敗率超 99%,決策失誤可能導致 2-3 年虧損,且難以挽回。
②下半年或成 “最殘酷淘汰賽”,缺乏牛源采購能力、經營管理粗放的從業者將被淘汰。
生存核心:精細化經營
①行業競爭已進入 “拼管理精細度” 階段,需通過提升技術、優化管理、降低成本創造優勢,而非依賴 “行情暴漲” 的運氣。
②警惕網絡虛假信息干擾,市場供需才是行情核心驅動力。
四、牛群結構與市場調節機制
母牛與公牛占比失衡的影響
當前母牛與公牛占比約 3:1,母牛適度宰殺是正常現象,但過度留養或宰殺均會引發極端行情:
①過度留養→牛群幾何級增長→產能過剩→行情暴跌;
②宰殺不足→鮮牛肉供應緊張→價格暴漲,同時母牛泛濫風險累積。
周期規律
盈利期吸引進入,虧損期促使退出,市場自發調節形成波動周期,“利潤” 是核心調節杠桿。
2025 年下半年中國肉牛行情大概率持續下行,6-12 月整體走勢呈下降曲線,階段性反彈幅度小、時間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