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28日報道,德國人正在建造一款無人駕駛的高超音速航天飛機,并計劃配備紅外成像型后繼彈系統(IRIS-T)。這一消息由德國迪爾防務公司和北極星航天飛機公司透露,這兩家防務公司已經達成一項聯合開發協議,以實現這一大膽的項目。
該系統被稱為“機載發射和攻擊系統”,它是當前激進的歐洲重整軍備計劃的組成部分,該計劃旨在應對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機載發射和攻擊系統”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北約各國之間的互操作性,旨在戰勝西方競爭對手當前在軍事行動中使用的先進地面防御系統。
憑借高超音速和不可預測的機動性,這些航天飛機可以超越現有的防空系統。通過將這些特點與已經驗證的紅外成像型后繼彈系統近程導彈相結合,“機載發射和攻擊系統”將在未來幾十年重新定義空戰行動。
這種高機動性的紅外成像型后繼彈系統近程導彈通常由有人駕駛戰機發射。通過將其與無人駕駛的“機載發射和攻擊系統”結合,德國人正在創新未來戰爭。總而言之,該系統將確保西方部隊能突破目前俄羅斯等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同時,憑借它的速度和機動性,通過控制受到爭奪的空域,使敵人付出巨大代價。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報道稱,德國人正在考慮使該系統與研發中的“未來空中作戰系統”實現互操作,后者是一項開發歐洲本土第六代戰機的多國計劃。
就像美國和中國的第六代戰機一樣,“未來空中作戰系統”的設計者設想的不僅僅是一款超級先進的戰機,而是一個“相互協同的系統”。
換句話說,“未來空中作戰系統”將是一個有人-無人混合系統。通過將無人駕駛的高超音速航天飛機與潛在的“未來空中作戰系統”第六代戰機結合起來,歐洲的設計師們可能最終創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第六代戰機。
這個系統可能是革命性的,因為現代戰爭不再強調純載人平臺,而是青睞能夠向目標發射大量火力的高速移動無人系統。(編譯/李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