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7月1日報道,美國國防后勤局梅卡尼克斯堡海事處6月份與6家企業簽署價值50億美元的合同,旨在推動艦艇制造提速。
這份“海事采購促進合同”屬于不定期交付/不定數量合同,旨在加快采購流程。該合同設有5個可選項,每個選項為期1年,且價值均達10億美元,合同總金額最高可達100億美元。
國防后勤局梅卡尼克斯堡海事處副總監伊麗莎白·艾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當前美國海軍面臨著極長的交付周期……這種合同模式大幅縮短我方行政審批流程周期。”
根據合同,美國供給核心公司、大西洋潛水供應公司、庫爾門國際公司、北極斜坡地區公司聯邦子公司等企業將為美國海軍各類艦艇制造零部件,其中包括“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
供給核心公司承擔著為美國海軍供應各類艦艇部件的任務,涵蓋范圍廣泛,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無人水面及水下航行器等各類艦艇系統。
供給核心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彼得·普羅文扎諾在聲明中稱:“通過‘海事采購促進合同’支持海軍作戰人員是我們的榮幸,這一合同彰顯了我們致力于維持軍隊作戰準備狀態的堅定決心。”
美國海軍仍面臨著巨大壓力,需加快造艦進程,并推動維修與制造方法現代化。
日前,美國海軍在5艘艦艇上部署了增強現實維護系統,旨在改進海上系統的故障排查流程。與此同時,該軍種還借助3D打印技術,以更快地制造艦艇零部件。
在2026財年預算提案中,美國海軍申請9.89億美元,用于升級其4個公立造船廠的干船塢設施。這些造船廠平均年齡超107歲。(編譯/鄔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